孫大人 作品

第四百六十七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2頁)

  “噝——”

  汪明瞚又吸了吸涼氣,“如果有明確的傳承記錄,這款大碗的價格怕是上五千萬了。咱們司的專項資金,一年就兩個億,你要是拍下來,最少四分之一的資金就填進去了……”

  “兩個億?”

  秦立聽得一愣,“國家文物專項回籠資金才兩個億?領導,你沒記錯吧,我記得去年財務部撥發了60多億的文物保護費啊。”

  “那是總額!”

  汪明瞚沒好氣道:“各地博物館不維護啊,挖掘考古不用費用啊,那些壁畫石佛不保養啊,各大考古院校不研究啊,哪裡不需要錢!兩個億的專項回籠資金已經很不錯了,前幾年一年才五千萬,那叫一個難,我上哪說理去?”

  這一刻,秦立終於明白,為什麼交流合作司那麼多掛職的人,但很少有人利用拍賣的形式往回整文物了。

  說白了,這點錢,夠個屁啊!

  但凡遇到那種頂級的國寶,都不夠買一件的!

  這時,就聽汪明瞚又道:“拍賣會呢你該參加還參加,不過競拍與否要看形勢,你今天多盯著點那些鑑定真假的人,尤其關注一下國內的藏家,多給他們拱拱火,只要他們拍下來,這跟迴流國家沒啥區別。如果沒有國人競拍,你就適時出價,如果價格被炒的太高,那就算了……”

  不等他說完,秦立就明白了他老人家的想法,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兒。

  同時,秦立也明白了國家文物總局對於這種文化屬性不高、研究價值不大的文物的態度,哪怕是國寶級,是在國家手中還是在私人手中,都無所謂,主打一個:在國內就好。

  而國家的專項文物回籠資金,文物局的態度也很明顯:更希望用在刀刃上。

  這個“刀刃”即更具研究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的文物。

  “好,我明白了。”

  秦立掛斷電話後,想了想,當即出了展廳,去了德賈格爾拍賣行辦理競拍手續。

  而後又返回展廳,盯著那些來鑑定宣德大碗真假的人。

  然而,結局很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