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身後事(第3頁)

  其實,劉伯溫的功勞並沒有多大,開國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麼淮西黨,浙東黨,不存在打壓之說,封爵賜官全靠功勞。

  (老爺子當年身邊的第一謀臣其實是汪廣洋,如果說李善長是荀彧,那汪廣洋就是郭嘉,荀攸!)

  對於韓宜可諡號文正,大部分的臣子都認為有些太高了,除了公論,也有那麼一點嫉妒,這可不是什麼小封賞,這是文正啊,死當諡文正,這可是文官的最高追求啊!

  朱雄英對著眾人說道:“一個人能不能諡號文正,看的不過是三方面,第一,學問,韓宜可出身名門,乃宋朝名相韓琦之後,在雲南擔任參政期間,大興學堂,教化百姓,常常為學生解惑講的嘴角長瘡都不願停下,最近幾次科舉,越來越多的學子考中秀才,甚至舉人,進士,這都是他的功勞!”

  “第二,品行,韓宜可的品行朕就不用多說了吧,放在整個大明無人出其左右!”

  “第三,功績,孤身入局,以命破局,只為新政順利推行,為萬千百姓謀福,這難道不是大功績!”

  “如果,你們誰能像韓宜可一樣,願意下地方推行新政,與天下士紳為敵,等你們死後,朕也給你們一個文正!”

  大殿內瞬間鴉雀無聲,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他們不敢冒這個風險,即便自己不怕,也要為家族著想。

  歷朝歷代,搞新政,變法,改革的人幾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朱雄英堅定的說道:“韓宜可當得起文正!”

  皇帝認定了,在場的臣子也不敢有什麼意見,齊聲道:“陛下聖明!”

  朱雄英繼續說道:“除了諡號文正,另追贈太子太師,光祿大夫,賜永興劍一把,入太廟,入朕的太廟!”

  在場的臣子又是一頓驚愕!

  太子太師是東宮銜,光祿大夫是從一品的文官散介,永興劍一共十把,獎給永興朝於國有大功的臣子,最重要的入太廟。

  在場的臣子無不感慨,天爺啊,該有的都有了,韓宜可這輩子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