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688章 四輪馬車(第2頁)

 這樣一來,帶有轉向裝置四輪馬車在相當長時間裡都是西方軍隊陸上後勤的主力,甚至直到二戰其間,除了極少數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德軍大部分軍隊在東線戰場中從鐵路節點到軍隊大部分運輸補給都是由四輪馬車而非汽車來承擔的,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國一共調集了50-60萬輛機械車輛(其中相當部分是摩托車),而騾馬則有162.5萬匹,號稱“神聖騾馬帝國”。

 當然,王文佐提供的四輪馬車草圖上的特殊之處並非只有轉向裝置一處,還有減震、懸掛、剎車等裝置,只不過這些更加複雜的裝置高文還沒有完全弄明白是怎麼回事,更不要說從圖紙落到車輛上了。

 “妙,妙!”聽完了高文的解釋,狄仁傑不由得雙眼放光,作為漕運機構的官員,他當然明白這種新式四輪馬車出現的重要意義。雖然這種馬車造價不菲,對道路的適應性不如兩輪馬車,運輸的成本也遠比水運昂貴,但其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四輪馬車可以把已經建成的京杭大運河這一交通系統的輻射範圍大大的擴大,將更廣闊的國土、更多的人口籠罩其中,這件事情的意義可比區區一件新式工具要深遠多了。

 “王大將軍真是所慮深遠呀!”

 “王大將軍?”高文不解的問道。

 “不錯,這圖紙便是王大將軍給我的!”狄仁傑笑道:“不光是這四輪馬車,還有那水輪船,也是王大將軍所制的!”

 “水輪船也是他製造的?”高文吃了一驚:“可他既然是個將軍,不是應該善於領兵打仗嗎?怎麼還會做這些活計?”

 “所以說是天縱奇才嘛!”狄仁傑笑道:“我原先還不明白為何他先造水輪船,然後卻要造起馬車來,原來這些都是為了漕運,有了這四輪馬車,大唐的東西南北便連為一體,我們轉運使也將成為大唐

 高文看著志滿意得的狄仁傑,他一時間還很難理解對方為何突然這麼高興,心底不禁有點害怕。

 達到了此行的目的,狄仁傑並沒有繼續等待高五娘,就直接離開了。不過他沒有就這麼離開洛陽,而是前往自己的老上司的宅邸,探望那位總是給他寶貴建議的老人。

 “懷英,你來的正巧,來,來,來,坐下,坐下,陪我多喝兩杯!”

 看到狄仁傑的到來,王府尹十分高興,他一邊招呼狄仁傑坐下,一邊吩咐婢女送來碗筷杯子:“怎麼了,今天怎麼有功夫來老夫這兒?我可是聽說了不少你們轉運使的消息,當初你那步棋可是走對了!”

 “都是您的指點!”狄仁傑舉起酒杯,向王府尹拜了一拜,將其一飲而盡,他對自己老上司的眼光可謂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若不是您,我哪有今日!”

 “誒!話不能這麼說!”王府尹捋了捋自己的鬍鬚:“就算我說的再清楚,最後下決心擔風險的還是你自己!換了個人,就算我說破了嘴唇,他也未必敢賭這一把!”

 “王公您過謙了!”狄仁傑笑道:“屬下這才明白您當初說王大將軍整飭漕運乃是一招妙棋是什麼意思,他做事情真的是謀劃深遠,不經意間佈下一招閒棋,數載之後天下人才會知曉其妙處,不過到了那個時候也只有歎服的份了!”

 “哦?為何你這麼說?”王府尹不解的問道。

 狄仁傑將方才在高家工坊裡看到的新式四輪馬車的妙處講述了一遍,最後道:“王公您也知道,前朝煬帝耗費天下民力,修建運河,連通天下,搞得天怒人怨,最後破國亡家,但對本朝卻是有大功。所以本朝建都於長安,有山河四固之險,通江淮兩河之饒,是以武功之盛,遠勝前朝。而砥柱之險,導致每年入關中之漕糧不過二十萬石,大將軍興建水輪船,整飭漕運,使得入關中之錢糧大增,如此一來,多則三年,少則十年,吐蕃必破,可將我大唐推至極盛。而他所造之四輪馬車,使得即便距離江河有兩三百里之地,亦可一日往返,千石之糧,中途靡費不過百石,如此一來,我大唐之兵鋒,便是水路不及之地,亦可長驅直入,以為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