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691章 逃亡者(第2頁)

 “這個你不用擔心!”伊吉連博德揮了揮手,示意身旁的下屬退遠些:“懷英呀!反正你是自己人,我也沒必要瞞著你了,大將軍就要出兵遼東了,我本來也想跟著去,但大將軍不允,要我留在繼續管好漕運。所以我想讓你去大將軍麾下,他現在很需要你這樣的幹才,這四輪馬車就是個由頭,你明白了嗎?”

 “大將軍要去遼東?”狄仁傑吃了一驚:“當真?那長安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遼東的情況已經很不妙了!”伊吉連博德嘆了口氣:“陛下已經以沛王為遼東道行軍大元帥、安東都護府都督,以大將軍為遼東道行軍副元帥,安東都護府行軍長史、河北道尋訪大使、都督松漠、遼東、雞林、熊津、扶桑諸軍事,詔書應該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

 “連沛王都要一同出長安?還是遙領?”狄仁傑小心的問道。

 “是真的出長安!”

 “想不到這次朝廷這麼大陣仗,看那這次是真的要畢其功於一役了!”狄仁傑嘆道。

 自從魏晉南北朝以來,以親王皇子領邊疆大鎮在一種政治慣例,畢竟那時候皇權不穩固,皇帝對於邊鎮武將並不信任,於是任用自己的兒子出鎮大州,還可以提高親王皇子的威望和軍事履歷。但到了唐代,這種皇子出鎮已經變成一種形式了。比如李治在為晉王時就曾經當過幷州都督府都督,但實際指揮幷州守軍的是擔任幷州都督府長史的李績,李治本人也在長安,沒有去太原。

 但以皇子親王作為兵馬大元帥真的出長安領兵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從先例看,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人都曾經出外統領大軍,他們都擁有實際的指揮權;而隋滅陳之役中,隋軍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是後來成為隋煬帝的晉王楊廣,當然實際指揮隋軍的是擔任行軍長史的高潁。考慮到沛王李賢的年紀和軍事經驗,顯然這一次他應該是當名義上的統帥,實際的指揮官是王文佐。

 “是呀!”伊吉連博德嘆了口氣:“如果可以的話,我更想跟著大將軍出征,建功立業,但既然大將軍另有安排,我就想把我最得力的下屬派去,替主上分憂解難!”

 “屬下愧不敢當!”狄仁傑趕忙低下頭去。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伊吉連博德笑道:“大將軍也聽過你的名字,他不會虧待你的。不過建造這四輪馬車的匠號我記得是叫高五娘吧?恐怕要遷到范陽去了,這件事情你要處置好了,大將軍這人最不喜歡的就是仗勢欺人,就算是一介商賈工匠也是如此,不要吝嗇錢財!”

 “下官明白!”

 ————————————————————————————————————

 營州柳城。

 與其說是路,不如說是穿過雜草叢的兩道車轍。唯一的好處是由於往來的人少,官道上人潮洶湧,而這裡只有涓涓細流。

 而壞處呢,這路就像蛇一樣蜿蜒曲折,有時還能看出荒僻小徑的樣子,而有時則幾乎完全消失在荊棘和草叢中,知道行走者完全放棄希望,才在數里外的土坡上又復出現。王寬討厭這種狀況,附近的地勢並不崎嶇,低矮的丘陵和大片的草甸交替出現,樹林、溪流、谷地點綴其間,溪谷中水流緩慢,兩岸長滿了大片大片的灌木叢,上面長滿了鮮豔的朵。風景雖然優美,路徑卻十分狹窄,左拐右彎,讓他們的道路與爬行無異。

 拖慢速度的是馬車,幾乎每輛馬車都裝滿了,車軸發出危險的嘎吱聲,隆隆的聲響,一天裡,必須停下十幾次,把卡在車轍裡的輪子拉出來;要麼就是臨時增加拉車的牲口,甚至讓老人孩子們都下車幫忙,好讓其爬上泥濘斜坡。還有一次,在一片濃密的松樹林中,一棵合抱粗細的紅松被吹倒了,把路擋的嚴嚴實實。王寬他們不得不用斧頭把那顆大樹砍成數截,然後用馬將其拉開,這足足了他們大半天功夫,所以那天等於就這麼浪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