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 悖逆(第2頁)

  “這些唐國兵士個子真高呀!怕不都有七尺高吧?”一個倭人小吏感嘆道。(倭國當時常用的尺還是三國時尺長度,一尺大概24.2cm)

  “是呀,比我們都快高出一頭了!難道所有唐人都這麼高嗎?”

  “不可能!”一個商賈很肯定的搖了搖頭:“你們也是見過太政大臣殿下的隨行兵士的,裡面有高也有矮的,雖說比我們個子也高,但也不至於個個都有七尺的!”

  “這倒是!四天王寺裡面的唐人工匠大家也都見過吧!高過七尺的也有,但不多,哪有個個都這麼高的!”

  “難道這是侍衛唐人天子的羽林軍?”有人咋舌道:“千挑萬選的精銳,才這般高大?”

  “有可能,你們看清他們身上的罩袍嗎?”先前那個倭人商賈得意揚揚的問道:“若是我沒有看錯的話,他們身上的罩袍都是用蜀錦做的,那玩意一匹最少也可以換一百石大米,或者二十枚銀幣!”

  “什麼?你是說他們把一百石大米穿在身上?”四周頓時一片咋舌聲:“這不太可能吧?”

  “什麼不可能的!”那商賈冷笑一聲,滿臉都是鄙夷之色:“我就是做綢緞生意的,蜀錦就是這個價,大唐天子和六品以上的殿上人身上的衣著就是用蜀錦所做,但這蜀錦便是唐國的蜀地所制的,花色圖案甚多,是錦緞中的最上品,你們近些看就能看出來了!”

  這時隨著號角聲響起,上岸的唐軍行列開始移動,圍觀的倭人們趕快讓開道路,站在道旁。唐軍的行列如同一條由鋼鐵、青銅和錦緞交融而成的璀璨河流,浩浩蕩蕩經過難波津的海邊道路,向四天王寺行去。海風吹拂著他們頭頂上的各色旗幟和身上的寬大罩袍,包裹在鐵甲和錦緞裡的魁梧身體彷彿倭人遠古神話中那些半人半神的英雄,讓圍觀的人們發出真正豔羨的感慨聲,直到數十年後,依舊有當時的目擊者得意洋洋的在旁人吹噓自己當時的見聞。

  “傳說上古時,天孫降臨於筑紫日向之地,有天兒屋命、布刀玉命、天鈿女命、伊斯許理度賣命、玉祖命之五伴緒等神靈隨從,攜帶三神器(八尺瓊勾玉、八咫鏡、天叢雲劍),想必也和當日的情形一般吧!”

  當然,在藤原不比、賀拔雍眼裡,這些衣著華麗,身材高大的新兵不過是些繡花枕頭,當儀仗在街上嚇唬人還行,拉出去上陣立刻就原形畢露了。當然,眼下倒也用不上他們上陣廝殺,這種事情有的是倭人武士搶著幹。王文佐所建立的體系的模板便是數百年後的鎌倉幕府,給予官職、土地的標準不再是血緣的高貴與否,而是功勳——武士們為太政大臣和大王效力,然後根據他們立下的功勳得到領地和官職的恩賞。掌握了大義名分的他們,已經只需要揮著“恩賞”的指揮棒,就會有成群結隊的武士們為之奔走跳躍了。

  “曹郎君來的正是時候!”藤原不比身著圓領長袍,頭戴烏帽子,已經完全是一副貴族官員模樣:“四國的鬼影童子,安芸備國的大和長安都起兵了,還有北方的蝦夷也不安穩,元驁烈在那邊下野督領當地武士與蝦夷人激戰。近畿也有不穩的跡象,您這一來,人心就安定下來了,人心自然穩定了!”

  “鬼神童子?”曹文宗聞言一愣:“這是什麼?”

  “裝神弄鬼之輩,迷惑愚民愚婦女罷了!”賀拔雍冷笑了一聲:“大軍一到,自然土崩瓦解,不用擔心!”

  “藤原兄有什麼謀劃?”曹文宗問道。

  “我打算令物部連熊為征討使!”藤原不比道:“從奈良出發,水陸並進,從奈良出發,經過河內、攝津,播磨,募集當地的武士,先平定大和長安,然後再渡海進攻四國!”

  曹文宗點了點頭,他倒也知道倭國現在的政治體制下,朝廷的常備軍很有限,主要的軍事力量要依靠效忠於王文佐與琦玉皇女之子的武士們,而這些武士平時都在各自的領地生活,只有在上番時期才會在京都。所以軍隊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將領的號召力,物部連熊所屬的物部氏本就是倭國著名的大族,他本人又是最早幾個投靠王文佐的倭人,在擊敗中大兄皇子、大海人皇子的“三皇之戰”中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勳,自然在倭人武士中擁有很大的號召力。讓其從效忠朝廷武士分佈最為密集的近畿地區一路向西,募集軍隊,然後再征討大和長安,最後渡海平定四國,先易後難,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