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狗 作品

1018.時來天地皆同力

夜晚11點。

  郭凡捂著嘴打了個哈欠。

  看著那邊許導在給化作殺神的基努·裡維斯指點動作。

  逐漸的,疲憊開始湧現。

  不過他還頂得住,只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許導和基努·裡維斯的溝通都是英文,他聽不太懂,只能看著許導的比劃動作,猜測出個大概他在說什麼。

  應該是剛才的動作出了問題。

  確實……基努能看得出來,也有點累了。

  其實很多人有一種錯覺,就是覺得拍電影很輕鬆。

  實際上一點都不輕鬆。

  首先,等待就是一個需要適應的過程。

  就比如今晚拍這段戲。

  或許在電影裡,觀眾看到的片段最多一分鐘、兩分鐘。但這一兩分鐘的鏡頭,卻都是導演在鏡頭之中精挑細選最好的片段,搭接到一起,呈現給觀眾。

  而為了最完美的鏡頭,演員同一個場景可能需要演三遍、五遍、十遍……

  其次,它並不是一口氣做完的。

  比如這段打戲,從樓上擊殺三名入侵者開始,期間一共轉換了至少11個機位,同樣的動作,演員們少說重複了一二十遍。

  為的就是在導演需要多角度呈現時,把他所需的全部給予。

  更何況……調整機位、調整燈光,試錯、試拍等等,都是需要時間成本的。

  觀眾在熒幕上看到的每一秒,背後都是劇組工作人員以秒數的平方、乃至次方的時間來完成的辛勤成果。

  不過好在……今晚的進度很不錯。

  團隊的配合很默契,所有人完成動作的尺度都非常標準。

  幾組鏡頭下來,無論是質感還是畫面都非常出色。

  現在已經開始進入到收尾的徒手格鬥最後一名入侵者階段。

  拍完之後,今天的任務就可以收尾了。

  快麼?

  其實很快。

  7點多開始拍攝,到現在才4個小時。

  真的挺快了。

  但這種速度在郭凡看來,有兩個硬性條件。

  第一就是團隊的默契程度。

  無論是作為攝影導演的喬納森,還是三名燈光導演相互之間的配合,以及道具師、槍械師、動作指導等人……這些人都很專業。

  顯然,派拉蒙這次為許導組了一個相當棒的劇組。

  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郭凡從第一個鏡頭開始,看到了攝影師和燈光師互相配合之下,把那種黑暗夜幕下的光暗對比給表現的十成十……就知道這團隊裡的人技術水平都是頂尖的。

  至少,比較國內,他們的水準都在一線的行列。

  這個劇組,很厲害。

  第二,就是許導了。

  或者說,這個優秀的團隊能各司其職的發揮出自己的作用,貢獻出自己的職業水準,離不開許導。

  許導是天才。

  這是圈內的共識。

  至少在天朝圈子裡是共識。

  而郭凡跟其他同學、同行們吃飯喝酒的時候,聊起來許導,大家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可能在過幾十年後,許導一定能在天朝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畢竟,他還不到三十歲。

  果然也覺得如此。

  可好多說這種話的人,其實都沒在許導手下待過。他們只是知道許導厲害,卻不知道他到底厲害在哪。

  郭凡其實也不知道……或者更精準一些的說法是,他現在也不知道許導到底厲害在什麼地方。

  拍《山楂樹》時,他還是個研究生。

  從法學院畢業後,在旅遊衛視幹了幾年,放不下心中的電影夢,毅然決然報考了北影的研究生。

  選到了於教授作為導師後,他壓根就沒想到還有許導這一層關係。

  而進入到《山楂樹》劇組後,雖然那時候也沒拍過電影……但平常跟著劇組幹活,看著許導在那忙活……大家的共同認知就是,許導特別會拍。

  他有種把天地萬物都容納到鏡頭裡,化作自己東西的和諧之感。

  他眼中的世界……一定很精彩吧?

  尤其是劉一菲飾演的靜秋反反覆覆走在那條老橋上的畫面。

  那種山煙、水汽、獨橋與女孩的和諧畫面,到現在都是他最喜歡的電影鏡頭之一。甚至手機歌單裡,那首《BELLA  CIAO》已經在幾經刪改的庫存中,穩坐交椅。

  許導真的很善於呈現鏡頭美感,就像是張導一樣。

  但……以現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山楂樹》還是多了幾分匠氣。

  不過這份匠氣更多的是在劇本上面,故事上面……而許導那邊也或多或少沾染了一些。

  如果讓現在的自己評價,那麼,《山楂樹》的鏡頭是要大於靜秋的演技,大於故事性的。

  而他的想法也符合許多人對許導的認知。

  老謀子的門徒,一脈相承的鏡頭美學。

  這是他這幾年的想法。

  可現在……

  看著還在那比比劃劃,不停糾正基哥、和喬納森說明取景等工作的許導……郭凡卻罕見的有些茫然。

  因為……這部戲開始,他竟然有些看不出來許導厲害的地方了。

  他也說不上來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可……現在的許導頗有些無懈可擊的意思。

  影片的細節,鏡頭的細節,場景的搭建……甚至是最關鍵的,他對電影畫面的本能……

  好像都融合在了一起。

  說不上來哪裡特別特別的厲害。

  可是……哪怕知道《約翰·威克》是個天花板不高的故事,但看完了今天攝影師和演員們按照許導規劃的拍攝路線、鏡頭切入的角度、以及打鬥時的動作後……哪怕電影還沒完成,可一種很古怪的……共情感還是不可抑制的出現在他心頭。

  哪怕他同樣為劇組的一員……他就是電影的“締造者”之一。

  可看著這些拍攝過的鏡頭,彷彿這一刻置身於影院,看著經歷過喪妻之痛、喪狗之苦的退役殺手重新踏上了復仇之路,他竟然有種共情的快感。

  這種感覺真的挺離譜的。

  畢竟,現階段的電影還在拍攝,演員隨時隨地能打破第四面牆。

  可偏偏他心裡已經有了這股共情感。

  而這份情感,不是他喜歡基哥、也不是他覺得故事有多好……甚至說更過分一些,他可是看過劇本,可以劇透後面的故事走向的人。

  偏偏,他共情了。

  而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喜歡這些拍攝片段。

  喜歡這些還沒有後期加上槍火、鮮血特效、甚至色彩都還沒經過精調的鏡頭。

  明明是自己拍的,卻如同在看一部電影。

  或許,這就是許導厲害的地方吧。

  以前,他最擅長的是鏡頭美學。

  而現在……他哪一樣都不差。

  哪怕連第一次接觸的動作戲,可……劇組的人在按照他規劃的路線行進後,每一幀,都那麼合適的恰到好處。

  這就能說明問題了……

  郭凡拍完一部電影后,回顧往昔……發現自己最頭疼的其實就是鏡頭。

  導演,就是劇組的大腦。

  攝影師是眼睛,場務是手指、佈景師是衣服、製片人投資人是五臟……每個人各司其職,但總指揮卻需要大腦發出指令。

  郭凡這部片子,不知道經歷過多少自己設計的分鏡頭拍不出來效果,只能重新設計,多次返工的繁瑣之事。

  而他問別人,發現別人也這樣。

  “分鏡頭肯定要調整的嘛,誰能保證自己的鏡頭就是最完美的?不可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