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4.IMAX(第3頁)

“總要試試嘛,這門新技術。”

張一謀看著前方的道路,語氣很平淡。

就像是呼吸一樣隨意。

“現在國外基本都在用,咱們還捧著個35、60在那玩,肯定是不行的。imAx的技術現在足夠,雖然我始終覺得那玩意有點喪失傳統電影質感,但能拍的畫面越多,越廣,觀眾看著肯定越舒服。我和小丁用那機器拍了幾段樣片,感覺確實不錯。所以這次用上試試。”

“全部?”

“嗯,全部。”

“……”

其實國內並不是沒人用imAx來拍攝電影。

11年上映的那部《龍門飛甲》就是imAx拍出來的。

但這技術之所以目前還沒在國內普及的特別多,主要原因就是貴。

別的不提,首先你用imAx拍出來的電影,要配套響應的imAx影院才能得到最好的觀影體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放到普通影院,畫面看上去會有著一些橫豎拉伸。

不是說效果損失多少,而是說達不到最佳觀影體驗。

其次就是這玩意的特效鏡頭比普通鏡頭要難拍,因為它能涵蓋的景色更廣。可能一個畫面裡需要處理的特效鏡頭,要比普通的多百分之15到20。

這也是一個燒錢的活。

其他還有諸如機器租賃使用等等,它比普通電影拍攝的成本至少要多百分之20。

所以明明《阿凡達》都已經讓人看到了imAx畫面的潛力,但考慮到目前國內影院的硬件條件,以及性價比,它其實這兩年只能說才剛剛脫離“非主流”。

一些畫面鏡頭上,有的導演會用imAx、70mm的底片來獲得更好的效果。

但全部用imAx拍……這也是為什麼許鑫要問一句“全部”的原因。

錢他不心疼。

只是驚訝於老頭心中那份求知慾。

別的不提,連他都沒有過分涉獵imAx,而是想等到配套設施更成熟一些的時候,在上這方面的鏡頭。

《暴裂無聲》那些大景他都沒選擇使用……

可現在老頭人家已經琢磨用imAx拍一整部片子了。

嘖……

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還不少呢啊。

不過……

“您不擔心畫面出現在普通熒幕上會感覺不好?畢竟更大的分辨率,亮度得用更大的底,更高的畫面去捕捉宏大場面的格局和細節,就需要在更大的銀幕上呈現,才能出現最好的效果。國內目前imAx影院的普及率還不夠呢。”

“要鑽研的嘛。”

張一謀看了他一眼,似乎有些不滿:

“不拍出來,誰也不知道效果到底怎麼樣。可你永遠不拍,不就永遠都不知道了?怎麼連這點進取心都沒了?”

“……”

許鑫心說這和進取心有啥關係?

我只是提意見而已。

因為他認為有些東西不一定更大就會更好。

就好像小孩子全都要,大人都知道受不了是一個道理。

把適合的東西,安到適合的位置上,就會發出最適合的效果。

別的不提,你把一個800*600分辨率的窗口遊戲放到2560上面,它不也填不滿屏幕麼?

不過這話他也不會說。

因為他覺得老頭身上這股探索精神,是自己確實要學習的。

他覺得自己是對的,也不覺得老頭有錯。

更何況,身為一個導演,總要多去接納這些新鮮事物的,這樣才不會被淘汰。

於是,他點點頭:

“那您拍就是了,我下半年要去美國那邊拍個電影,到時候也把imAx用上,好好感受一下。”

“美國?”

“嗯。”

“什麼題材?”

“派拉蒙那邊還沒定,但我和《黑客帝國》那個基努·裡維斯已經定下來了一個講述殺手、黑幫的故事。”

聽到這話,張一謀想了想,說道:

“那你要學會一件事。”

“什麼?”

“接受一些不合理。”

“……比如說?”

在許鑫好奇的目光中,老人用一種過來人的語氣解釋道:

“商業片和文藝片其實並沒有一條很明顯的分界線。但有的時候,你看到一些劇本的故事邏輯其實會感覺……很扯淡。放到現實里根本經不起推敲,但放到電影裡卻很合理。這時候一定不要去試圖把兩者聯合起來,也不要去過分展現出來自己的風格。得知道這一個碗到底能容納多少水。一瓶剛好,你給一桶,它肯定冒。去做你擅長的,避免一些連你都覺得很牽強的東西。並且……”

說到這,他頓了頓,用很認真的眼神,在許鑫等紅綠燈的功夫,看了他一眼:

“要學會和自己和解。把劇本里的故事發揮出來,就算贏。”

這下許鑫聽明白了,老頭估計是怕他較真。

或者用拍其他類型片的角度,來試圖扭轉一部商業片到自己的舒適區……

其實不至於。

他有著自己的觀點。

好故事也是為電影服務的嘛。

尊重故事主線,是最基本的。

除非他自己是編劇,否則通常情況下,只要不是特別不合理,他很少會一意孤行。

凡是有商有量的來嘛。

但來自老頭的關心還是讓他心裡踏實了一些,笑著點點頭:

“嗯,明白了。”

至於電影……

imAx麼?

還別說,他也挺好奇的。

要不……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