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過樹梢的熊 作品

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覆推敲(第2頁)

  並且,各個客房衛生間頂棚上都有類似的檢修口,且上面是相通的。

  這也是飯店當初裝修時處於節省成本的考慮,不過在處理頂棚時也都進行了相應的隔音處理。

  除此之外,一個行動隊員還提供了“鷂子”訂餐的菜單,其中就有熟雞肝片,這可是貓喜歡吃的食物。

  打開檢修口,又有食物相誘惑,貓兒自然會尋來。

  真是一個完美的設計!

  方如今讓行動隊員打開檢修口仔細查看,果然在頂棚上發現了貓爪印。

  不過這些印記,在檢修口附近卻看不到,似乎被人刻意地抹掉了。

  而貓爪印的另一端直接通到527房間,527與530中間還隔著兩個房間,距離並不算短。

  這樣,也就能夠解釋當時為什麼在搜查時沒有發現藏在天花板深處的貓爪印痕跡。

  行動隊員只是將頭伸進檢修口中匆匆看了一眼,發現上面並沒有藏有物品,便沒有繼續深入地搜查。

  這也不能怪他們,正常人即使看到了檢修口,也絕對不會想到有人會用貓來傳遞情報。

  妙啊,看來這個“鷂子”還真不是一般人。

  有了貓兒助力,來回傳送情報和鑰匙,自然再簡單不過。

  方如今讓行動隊員去查了527房間住的客人的登記資料。

  沈哲溪,男,金融導報的記者,比“鷂子”入住早一天,在“鷂子”出事的前一天下午退房離開。

  時間上倒是能夠對的上。

  方如今推測,兩人應該在“鷂子”入住的當晚便完成了情報的交接,沈哲溪將情報存放在大興銀行公庫的保險櫃中,隨後回來將鑰匙傳遞給“鷂子”。

  恰好當天負責接待的侍應生值夜班,據侍應生回憶,沈哲溪入住時只是提了一個小行李箱,並沒有看到貓。

  對此,方如今倒是不以為然,將貓藏在行禮箱中並不是什麼難事。

  還有一條重要線索讓方如今更加篤定這個沈哲溪就是來跟“鷂子”接頭的,因為在他入住的當天,也同樣點了一份熟雞肝片。

  現在有了527房間頂棚上的貓爪印作為佐證,完全可以確定沈哲溪就是替“鷂子”傳遞情報的交通員。

  如果再輔以對沈哲溪的行蹤軌跡分析,並讓飯店的侍應生和銀行公庫的工作人員對質,更是板上釘釘。

  如此,“鷂子”足不出戶完成情報傳遞的事情便算是解決了。

  從湖邊村飯店返回之後,方如今便將自己關進辦公室裡,將今晚再次勘察和分析的情況進行彙總。

  方如今邊想邊寫,靈感源源不斷,鋼筆勾畫不斷,彷彿進入了一種奇妙狀態。

  過往的經驗與知識,在腦海中融匯成一條清清小溪,清澈見底、明快奔流。

  連續幾天沒日沒夜的加班,令他的眼睛佈滿血絲,可此時此刻他卻絲毫不知疲倦。

  當寫完最後一行字時,已經是深夜兩點多鐘。

  紙上密密麻麻,滿是令人頭暈目眩的鋼筆楷書,和一些簡筆畫示意圖。

  就算是不認字的人,只看那幾張圖,也能看懂大概整個情報傳遞的過程。

  方如今放下紙筆,長長地伸了一個懶腰,端起茶缸喝了一口,涼津津的茶水順著喉嚨滑進食管,進而又到了胃裡,心中的疲憊被微微抑住了一點。

  又將幾處不妥之處稍作修改,從頭到尾瀏覽了一遍,忍不住心潮澎湃。

  這份分析報告上,還有幾個未能解決的疑點。

  第一,保險櫃的密碼。

  這是目前最重要,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可是到目前為止,方如今卻沒有一點思路。

  第二,沈哲溪的真實身份,以及他跟“鷂子”的關係。

  第三,藏在保險櫃裡是不是“鷂子”從上海帶來的重要情報,如果不是情報,又會是什麼?

  第四,留在530房間的鑰匙,是“鷂子”打算從一壺春回來之後拿走,還是故意留給他人的,如果是後者,那這個人又是誰?

  第五,為什麼“鷂子”與張鑫華約定的時間,與報警電話中鬼貨交易雙方接頭的時間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