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267章 關於勝利的政治戰(二)(第2頁)

 顧維鈞連忙站起身,身為外交家,顧維鈞辯才無礙,言語得體。然而此時,顧維鈞完全說不出話來,只能說著:“感謝!感謝!”這樣毫無營養的話。

 然而這話才是顧維鈞此時唯一的興趣。他很輕,這些前輩們都是外交家,北洋之前請他們出山,都是費盡力氣,用盡禮數。而且這些人離開外交部之時,哪一個不是心懷失望,再不想重歸外交部來承擔國內罵名。有他們在外交部任職,顧維鈞無疑是如虎添翼。

 孫寶琦笑道:“此時當派人前去瀋陽求見何上將,請何上將講清楚他的安排。我等也好配合何上將。在下願意前往,不知諸位可否願意?”

 唐紹儀當即答道:“那就勞煩孫兄。不過還有一事,可否在外交部裡面為東北軍籌款,先送到東北駐京辦事處,以表達我等心意。”

 外交部乃是個清水衙門,之前去參加華盛頓會議的時候,還是各個督軍出資贊助。何銳那邊也給了錢。說有錢,是真的沒啥錢。

 好在這幾位家裡並不算窮,五十一百的,讓外交部成員們每人掏一個大洋。又由外交部賬房支出了點,湊了800大洋的整數。

 雖然外交家們還算鎮定,外交部的年輕人們都被勝利的消息刺激的坐立難安,聽聞要去東北駐京城辦事處送去籌款,各個自告奮勇的願意前去。

 唐紹儀找了一位素來穩重的人員牟如海,讓他帶上錢和拜帖前去東北駐京城辦事處。幾人則開始辦理重新回外交部任職的手續。

 等手續辦完,牟如海也回來了。看到他還拎著錢回來,顧維鈞很是訝異。東北駐京辦事處應該是拒絕了捐款,這是什麼意思。

 牟如海則把一封信交給顧維鈞,幾位外交家圍著看了。那竟然是一份印刷的回信,還散發著挺濃的油墨味道,可見準備的也很倉促。

 “東北政府委託東北駐京辦事處感謝社會各界捐款捐物,但東北政府決不能收。東北軍此次對日本軍作戰,是為保護國家主權和利益,自然非常理解社會各界的心情。至於不收的理由,會在10月12日《東北日報》上給社會各界一個交代。而且東北政府在此鄭重聲明,東北政府絕不向國內籌集款項物資,凡是有藉著東北政府名義收錢的,都是其冒用東北政府的名頭。一旦發現,請立刻向當地政府舉報。或者向東北政府在各地辦事處以及《東北日報》在各處站點舉報。東北政府必將聯絡中央政府以及各地政府,對這樣冒充東北政府籌款籌物的違法行動進行打擊,將錢物歸還。”

 外交家們對於行文內容十分敏感,這篇毫無激情的政府回函就意味著只要東北政府不出爾反爾,就絕不可能接受各界捐款。

 至於理由何在,外交家們尚且搞不清楚。這讓他們不由得對明天,也就是10月12日的《東北日報》充滿了期待。

 陸徵祥詢問牟如海,“外面情況如何?”

 牟如海連忙答道:“已經有不少學生上街遊行,支持東北政府。警察們只是在東交民巷外面防備學生們衝進去,對於其他地方的遊行並沒有阻止。”

 這樣的情況在陸徵祥意料之中,北洋政府此時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好的。而孫寶琦說道:“既然何上將下令不許收捐贈,那我就立刻起身前去東北。”

 外交部眾人知道此事越快越好,便派車送孫寶琦。車開在路上,孫寶琦透過車窗看出去。就見街上游行的學生們雖然多,卻是一個個小隊,明顯是各個學校的學生自發的遊行。充滿著青春朝氣的年輕人們打著小旗,呼喊著口號,皆是歡聲笑語。完全沒能理解數日內有8萬多日本被殲滅的戰爭是何等慘烈。

 市民百姓們有些滿臉喜色,有些神色不安。並非所有人都在支持何銳發動的戰爭。但是,整個京城都被這消息擾動,比起之前那種垂頭喪氣的消沉模樣,生氣正在京城內活躍起來。哪怕是被動的影響,京城也有了些改變。

 10月12日清晨,就如昨天那般,各大城市印刷廠外擠滿了等著立刻買報的人群。

 不過這次賣報的報童們並沒有短暫失業,他們得到了另外一份差事。在街上張貼《東北日報》刊發的海報。

 這下,連買不到報紙的人都能看到海報內容。大城市識字率比較高,東北政府的公告內容迅速在各大城市流傳開來。

 海報只有一頁,在‘東北政府告全國人民書’的大標題下,是一些關於穀倉、糧食、牧場、倉庫的照片。至少每一張裡面都是打下來的糧食堆積如山,穀倉與倉庫中放滿了糧食與各種物資,牧場裡牲口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