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658章 友邦驚詫論(一)(第2頁)

  赫爾沒想到羅斯福居然在百日新政期間還有時間思考這些戰略問題,心中頗為興奮。美國國務卿的主要工作就是外交,這正是赫爾國務卿可以充分發揮能力的工作領域。

  但赫爾也有些擔心,羅斯福現在有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面對國際問題。不等赫爾提問,羅斯福已經做出瞭解釋,“最近摩根與洛克菲勒到白宮來談了兩次,他們企業僱傭的經濟學家根據美國人民的消費力統計,以及美國經濟現狀,做出了一個判斷,美國的失業率在短期內會出現降低,但是長期內並不會徹底扭轉失業局面。想解決美國的問題,就必須為美國尋找到更大的市場。”

  赫爾本人並不認為羅斯福是個共產黨,但是聽了這話,赫爾感覺到了相當濃厚的中國經濟理論特有的味道。何銳政府的經濟理論中,國民消費能力是重要的經濟數據。這個數據的基本原理很簡單,中國並非是一個福利國家,人民的收入來自於勞動。評估出中國民眾消費能力,對於經濟管理非常有好處。

  之前歐美國家之所以沒這麼搞,固然是因為這個經濟統計模式非常費力,歐美國家搞不了。除了技術性的原因之外,如果統計國民消費能力,就得有各個階層的收入統計。統計數據一旦公佈,很容易就會煽動起社會敵對情緒。

  現在羅斯福這麼講,足以證明羅斯福為了解決美國經濟問題,真的是不顧一切了。

  赫爾不敢完全確定,便問道:“總統先生,我想再確定一下。您方才所說的失業率,是摩根的經濟學家,還是洛克菲勒的經濟學家。”

  塔讀@點&~為@:塔讀小說App

  美國距離印度與東南亞太遠了,想與中國在這些地區進行競爭,難度太高。印度與東南亞地區人口加起來有5億,加上東亞與蘇聯,將是一個14億人口的經濟圈。現在全球20億人口,美國北排除在這70%人口的市場之外,能得到的只剩下非洲。

  只要想起非洲,羅斯福就覺得很無力。美國在非洲建起了一個樣板國家,利比里亞。這個黑人國家的制度全部照搬美國,其經濟一團糟。而且美國自豪的三權分立,參議院與眾議院制度在利比里亞完全沒辦法運行,反倒是美國的種族主義制度在利比里亞良好的運行起來了。

  美國直接把國內的一部分黑人送去了利比里亞,這批黑人面對同為黑人的利比里亞當地人,不僅沒有帶領這批人走上共同富裕發展的道路。反倒是把這批人定為下等人,自己把自己定為上等人,建成了實際上的奴隸制度。

  美國民主黨是原本南方邦聯各州的政黨,羅斯福真的沒想到,美國現在利比里亞建立美國北方的政治體系,收穫的卻是南方邦聯的奴隸制度。只有在種族主義方面,利比里亞倒是繼承了美國的真傳,那些被美國送去利比里亞的“種子”們,自視為來自工業國,而且體內或多或少都有美國白人老爺的血統,不僅將利比里亞當地人視為低等人種,同樣將利比亞周邊國家的黑人視為低等人種。

  羅斯福作為擁有無比純粹的“美國藍血”的貴族,好歹也要點臉。他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將利比里亞當作美國在非洲的樣板來宣傳。也就是說,美國想借用扶植一個非洲樣板,從非洲內部瓦解英法殖民體系的努力,實際上失敗了。

  與美國的失敗嘗試相比,中國通過扶植起朝鮮這個樣板,正在逐步爭取到世界上反殖民主義者們的青睞。雖然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情緒高漲,但是美國上層精英們都知道美國繼續封閉在北美大陸上,註定不會有前途。美國必須走向全球,並且擁有與美國當下經濟實力對等的影響力。

  赫爾就是美國上層精英中的一員,他也完全支持美國走出去的理念。既然羅斯福總統已經有了決心,赫爾便不再試探,他說道:“總統先生,您認為菲律賓會被中國的朝鮮模式所吸引麼?”

  羅斯福神色平靜的顯得陰冷,“菲律賓總督提供的情報裡,菲律賓到中國留學的學生數量增加了1800倍。在1924年,只有三個菲律賓人在中國大學留學。”

  赫爾想到了在中國京城看到的那些膚色很深的留學生,不禁點頭。赫爾國務卿覺得自己在中國與西方大學對比上並沒有西方人的傲慢,如果非得說中國大學的優勢,大概就是如何從殖民壓迫中解放出來的能力。那些膚色很深的留學生到中國上大學,除了專業課程之外,只怕還有些別的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