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鬼蝠(第2頁)


民不與官鬥,只要賀平還是賀家大少爺,是賀家這個大商賈家族的掌舵人,那就無法在歲安城中鬥過這位知府老爺。

所以賀平決定“以退為進”,他玩了個失蹤的把戲,徹底把局面推給賀錦。

他早就查明瞭,賀錦已經暗中與盛慶之聯手,算是成了盛慶之那一派系的人。

賀平一失蹤,賀錦就會趁著混亂,上臺掌握賀家的銀根大權,盛慶之難道會對自己手下人開刀動手嗎?

這麼一來,盛慶之就失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不會再對賀家下手進行致命的打擊。

當然,這個“以退為進”也是有講究的,不是一拍腦子靈機一動想出來的主意。

實際上,賀平在這一棋中落子前,佈局謀劃就超過了一年多的時間。

在此期間,賀平早就命令管家賀福生,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將賀家的重要帳薄全部銷燬、取走。

除了帳上的那些呆帳、壞帳、以及取不走的那些固資以外,私下能夠移走的現錢,都被他巧立名目,命手下最核心的那批人馬,將之無聲無息的轉走了。

雖然賀錦這老傢伙是上位了,但是這個老蠢貨很快就會發現,他到手是一個空殼般的賀家。

“歲安城或許也不是個適合繼續待下去的地方,待到鏟助掉盛慶之,奪得那偷壽碗後,倒是可以另覓一地……”

賀平心中早有定奪,他在這條走街走了一段路,來到城牆下面一個偏僻的卦攤上。

卦攤前豎起一根長竹竿,竿上掛著一面白布,上邊寫著兩排豎直的字,左側寫著“八卦六爻,理通天地”,右側則是“兩儀四象,機測鬼神”。

卦攤後面的椅子上坐著一個看卦師。這卦師是個年過半百的老者,五縷長鬚,布袍草履,察覺到有人來了,這老相師揚眉笑道:“這位客人是來看卦嗎?”

儘管大幽朝對民間筮卜之風管的很嚴,但是求仙問卦這類行徑乃是世人的習性。就連不少朝中大臣、儒學之士也喜歡偷偷研究易學,說是要彷效儒家聖人,朝廷方面也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像是這種官衙差人很少過來巡查的街頭巷角,藏著個算卦的卦師的也不奇怪。

歲安城中,鬧市街頭人來人往,喧聲鼎沸。這條長街盡頭,一家酒肆之中,幾個外來的商客正坐在喝茶歇腳,津津有味地聽一個說書先生說書。

那穿著青衫的說書先生,清了清嗓子,把手中的醒木重重一拍,說道:“那‘單刀殘神’嚴二爺趁著酒勁,上了四頂山,肚裡的十八碗酒開始發作,他搖搖晃晃,走到一片亂樹林邊,就在一塊大青石上躺下來,剛要睡。忽然起了陣狂風,亂樹後‘撲’的一聲響,跳出一頭獨角赤眼的山妖。

史見,這山魈妖物眼瞪的好似銅鈴大小,嚴二爺叫聲‘啊呀’,從青石上翻了個身,趕緊將那重達八十斤的沉水冷豔刀抓到手裡。”

許是說到了高潮,說書先生更一臉的眉飛神舞,唾沫飛濺。

“嚴二爺這一驚,適才喝下的酒全都變成冷汗冒了出來,他急忙拖刀一閃,就落到山魈的身後……”

這時,角落裡有人忍不住嗤的一聲笑出聲來,那人是個穿著儒袍的中年文士。

“平金指,你這哪裡是‘嚴二爺四頂山斬魈’,分明是話本書《北燕記》裡的,寫的那三十六大寇之一的武二爺的那一篇‘武雄英清風崗殺虎’,裡面內容也是換湯不換藥,換瓶不換酒啊!”

“啪!”

旁邊的一張桌子上,一個身穿著軍服的漢子用力拍在桌子上。

“我就說嘛,長風會嚴老二又不是鐵打的身子,他一個江湖中人,又不用上陣騎馬,使什麼勞子長九尺五寸、重八十來斤的沉水冷豔刀,這是人能辦到的事?”

漢子約摸是喝多了酒,站起身子,充著血絲的雙眼死死瞪著說書先生。

“再說了,嚴老二那柄斬馬刀又不是大關刀,其重不達六、七斤,長度不過七尺,需用雙手操縱,在武行裡叫長柄大刀……你們這些說書先生,沒見過真刀真把勢,就知道瞎編排,遇到尋常人胡侃也就算了,在你爺爺面前也胡吹大氣,大吹法螺……”

這軍伍出身的漢子口中噴出酒氣,連聲咒罵,穢言髒語直出,手中的杯子也扔了出來。

說書先生險些被砸中頭,臉上也是一陣緊張,他連忙向著漢子擺手,急道。

“軍爺,我也就胡口飯吃,你老何必跟我計較……”

“罵的就是你們這些潑皮,平日裡最愛亂嚼舌頭根子,直娘賊!讓你再給我胡說八道。”

軍服漢子捏著拳頭,就要上前動手,立刻被同行的幾個同伴按了下來,硬是勸了幾杯酒,讓他不再鬧事。

那說書先生被道出胡編亂造一事,也是一臉尷尬,只能掩面而去。

他人是走了,酒肆中的其他卻依舊是興趣不減,一個個側著臉,避開那群軍戶,壓低聲音討論起來。

“長風會是垮了,不過嚴老二倒是出了名啊……”

“可不是嗎?”

有人笑道:“賀家可是掛出了萬兩賞金,這嚴老二提著那頭山魈的腦袋進了城,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萬兩賞金嗎?”

鄰座的一個人輕蔑的冷笑一聲。

“就不知道這嚴老二能不能領到這筆錢。”

“閣下這是何話,歲安城誰不知道那位賀家大少爺向來是一諾千金,這嚴老二是提著那頭山魈腦袋進城的,這事人人都看到了,難道還有假。”

一個身材有些微胖的圓臉漢子有些不悅了。

賀家家主賀平,長房一系出身,掌管賀家諸般生意,他執掌賀家後,就開始廣收門客、禮閒下士。

平日裡賀府是大開府邸大門,無論三教九流、市井走卒、雞鳴狗盜之輩,凡是缺錢少銀,生計困難,都能夠得到賀家一頓酒飯的招待,末了,還支出一筆銀錢來賙濟。

起初,別人都笑話這賀家新任家主,是錢多燙手,擺闊做冤大頭,但是時日久了,眾人才發現,凡是有人投奔賀家賀平,他都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似多,要錢要物,也不推託。且專門排難解紛,如常散施藥施粥,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困。

他這般仗義疏財,處處施恩於人,名氣也就越來越大,賀家大少爺名聲在歲安城裡自然是褒多於貶,就算不喜他這為人,也不會有人當面說出來,不然惡著那些得過賀平助力的人,難免要起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