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我想吃魚 作品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導遊林欣(第2頁)

  葉君澤聞言,當即便輕輕點了點頭,表示瞭解。

  不得不說,有林欣這樣子進行講解,確實很容易讓人加深對這邊各種石像,以及一座座洞窟的瞭解。

  畢竟要是沒有科普講解的話,他們這一路走過來,看過了也就是看過了,這裡是什麼地方,這些石像又是什麼,估計還是一無所知。

  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一邊聽著講解,一邊再認真仔細的觀察,那就更加加深了印象,以後也很難再忘記了。

  看過了這邊的石像,葉君澤和林欣就又來到了擂鼓臺北洞。

  來到這邊,林欣依然不忘初心,繼續拿出來手機坐著介紹。現在的她,簡直就像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導遊似的。

  甚至就算是真正負責帶團旅遊的導遊,那都不一定會有林欣這麼認真。

  “擂鼓臺北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較早,規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

  “這邊的構造呈穹隆頂,馬蹄形平面,高4米,寬4.9米,窟頂為蓮花藻井,周圍環繞四身飛天。其因風化剝蝕已不清晰。”

  “據說,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國時期從別處搬移進去的。洞內三尊大坐佛中,東壁的主佛為毗盧遮那佛,意為太陽,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稱“大日如來”,它頭帶寶冠,胳膊上帶著臂釧的菩薩裝形象,像高2.45米,結跏趺坐於0.9米高的須彌臺坐之上。在北洞的前壁南側,雕有八臂觀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於圓形臺坐上。在前壁的北側還雕有四臂十一面觀音,像高1.9米,赤腳立在圓形臺坐上。”

  葉君澤聽著在一旁的林欣的介紹,也不由得抬起頭向著前方打量了過去。

  因為這幾尊佛像的特徵都相當明顯,動作也刻畫的很是栩栩如生,再加上林欣那邊介紹的也相當詳細,所以葉君澤只是一眼就分清楚了到底那個是那個。

  看完這邊的石像以後,他們就繼續朝著前方走去,前往參觀摩崖三佛龕了。

  到了這邊,林欣依然還是像之前一樣,充當著道友的角色,認真負責地做著詳細的介紹。

  這也讓葉君澤有些於心不忍了起來,連聲提醒她快喝點水。

  林欣微微一笑,倒也沒有拒絕葉君澤的好意,拿起水瓶喝了好幾大口水以後,就繼續面帶微笑,仔細介紹了起來。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分別為三身坐佛、四身立佛。”

  “這種造像組合在中國石窟寺中極為罕見。”

  “中間主佛為彌勒佛,坐於方臺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彌勒佛是“未來佛”,是作為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彌勒信仰為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彌勒,推動了彌勒信仰的風行。”https:/

  “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著武周政權的垮臺,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

  “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但是卻為人們瞭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