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國家多難(第2頁)

 胡遵搖頭道:“只知他是崑崙道士,叫壹心道長,先前在崆峒山修煉,我看必是虛假之詞。”

 “壹心?”諸葛亮雙目微凜,抱著羽扇半晌不動。

 馬謖憂心道:“莫非是軍師道友?”

 “非也!”諸葛亮回過神來,神情卻愈發凝重,緩緩道:“壹心者懿也!此人必是司馬懿所扮!”

 “什麼?”馬謖大驚。

 “原來是他?”胡遵也吃了一驚,想不到自己第一次帶兵,就遇到這等狠人。

 諸葛亮嘆道:“司馬懿一心報仇,聽聞孟起回西涼,便舍了河內隨後跟來,途徑蕭關倒並非虛言。只可惜龐將軍不知情,被他所害,折我一員大將。”

 胡遵回過神來,忙道:“據匈奴兵交代,司馬懿殺了龐德將軍後,便離開蕭關,往西北渡河去崑崙,現在看來,必是去了西涼武威。”

 諸葛亮嘆道:“吾憂司馬懿為復仇不擇手段,恐西涼之亂亦是此人挑起。若果真如此,西涼形勢複雜,遠超漢王所料,恐要大動干戈吶!”

 “這該如何是好?”鍾繇也緊張起來,憂心道:“司馬仲達已走火入魔,濫殺無辜,久之必為大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諸葛亮站起身來,目視西方,吩咐道:“叫工坊日夜趕工,吾所需器械,要儘快趕製。即刻稟奏漢王,此事需未雨綢繆,可先自益州撥運糧草至天水,以備不時之需。”

 正商議之時,安定太守鄒岐派人來報信,保塞匈奴大王胡薄,聽聞賀蘭山老巢被端,糧草無繼,在蕭關進退不得,前來請降。

 胡遵聞言大怒,忍不住罵道:“匈奴狗輩,欺軟怕硬,殺我多少百姓,豈能饒他?”

 鍾繇也道:“胡薄因失根基,不得已而降,必定懷恨在心,容納降,恐將來複反報仇。然拒其歸順,必有一場廝殺。漢王又命我等招撫異族,懷柔化育為上,孔明有何高見?”

 諸葛亮言道:“胡薄趁亂起兵,欲為匈奴之主,足見謀亂久矣!除賊當斬首惡,以儆效尤,若此人不殺,將來各處豪傑亂起,趁機劫掠,官兵到時望風而降,人人心存僥倖,則暴亂屢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