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造勢之人(第2頁)

  “軍師何必長他人威風?”夏侯淵不悅道:“若趙子龍來,自有我來對付,其餘諸將不足為慮!今丞相徵漠北,我等理當為其分憂,若處處佈防,將無鬥志,兵無戰意,何日掃平天下?”

  荀攸勸道:“劉琦早已今非昔比,南陽一戰,丞相尚不敢小覷,請將軍三思。”

  夏侯淵冷笑道:“南陽之時,劉琦不過仗著臥龍鳳雛之謀,今諸葛亮在荊州,龐統在西涼,以軍師之謀,何懼小小劉琦?”/

  荀攸蹙眉道:“非是在下輕視劉琦,而是此人做事向來出人意料,今不用徐庶,遠離臥龍鳳雛,卻只留法正為軍師,此人必有過人之處。”

  “法正何人也?”夏侯淵冷嗤道:“不過是逃離關中的流亡之徒,若真有本事,劉琦取益州,就該為劉璋設謀,將其困死西川,反投靠劉琦。以某觀之,必是阿諛奉承的逢迎之輩,不足為慮。”

  荀攸也不知法正本事如何,總覺得劉琦如此安排,絕不會草率行事。

  思索片刻言道:“將軍若執意出兵,可將大營設於箕谷,與劉琦周旋試探,若其果真無能,徒有虛名,則大軍趁勝一鼓作氣攻取漢中,若形勢不利,可從容退兵。”

  夏侯淵大笑道:“軍師言之有理,今各路人馬踟躕不前,急需一場大勝鼓舞士氣,也是某為夏侯氏雪恥正名之時,子孝、元讓所受之辱,我要讓劉琦加倍償還!”

  荀攸又道:“漢中發兵,自陳倉道出亦極為方便,需做佈防,另要請洛陽再增兵長安,以備不時之需。”

  夏侯淵傳林道道:“某欲命韓將軍領兵往隴右支援,陳倉需另選人把守,諸位可有合適人選?”

  司馬郭淮言道:“太原人郝昭剛勇沉穩,足以勝任。”

  夏侯淵大喜,立刻命人往許昌送信,調郝昭至陳倉,各路人馬準備糧草,往箕谷而進。

  荀攸提醒道:“莫忘了增兵長安。”

  夏侯淵不屑道:“某此去對付劉琦,有進無退,褒斜道萬無一失,有徐晃在五丈原接應,陳倉又有重兵,長安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