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傳播文明(第2頁)

楊松將信將疑,回到南鄭,將劉琦的話盡數告知,張魯聞言震驚莫名,並非是為劉琦的霸道,而是他的規劃。

“傳道、開宗、飛昇……”張魯喃喃自語,彷彿中邪一般。

這正是他一生所求,但之前都是懵懵懂懂,盡力而為,至於要怎麼做,做到什麼結果,卻一無所知。

劉琦的這番話,讓他如有撥雲見日之感,彷彿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

次日還在猶豫之時,沔陽傳來急報,張衛命楊昂為先行日夜兼程馳援漢中,在定軍山遇伏,全軍覆沒,張衛人馬被擋在陽平關。

沔陽祭酒得知消息,見勢不妙,投降劉琦,非但苦苦等待的援軍未到,南鄭也成了孤城。

張魯聞報心如死灰,心知大勢已去,與閻圃、楊任商議對策。

楊任咬牙道:“劉琦果然詭計多端,殺我兄弟,此仇豈能不報?不如燒了倉庫城池,往米倉山退至巴中,聯合夷人報仇。”

楊松道:“師君萬萬不可如此,劉琦已經言明,只要師君誠心修道,自會全力相助,逃遁而去,我教眾子弟如何看待?一生心血付諸東流,不如開城投降。”

張魯猶豫不定,問閻圃道:“公意若何?”

閻圃此時也無計可施,答道:“若主公想割據一方圖謀霸業,可往巴中再做圖謀,若要弘道治經,可與劉琦再做商議。”

楊任急勸道:“不如燒了府庫連夜逃往巴中。”

張魯思索片刻,嘆道:“劉琦有一言說得有理,府庫本為國家所有,我等佔領漢中,傳教安民,已屬萬幸,豈能毀之?”

遂命眾人留守,命楊松出城約定會面,下午劉琦來到城下,二人就在陣前相見。

張魯見劉琦唇紅齒白,相貌儒雅,隱然竟有帝王之氣,心中暗驚,抱拳道:“在下久守漢中,不善治政,謹以祖上所傳《太玄經》治民而已,將軍若取漢中,吾自當禮讓,但眾弟子無所歸處,願聞將軍治教高論。”

劉琦言道:“在下久聞明公作《老子想爾注》,必有心得,然弘揚道法與治國安民大不相同,明公要想真正傳道,還需開宗立派,如佛教那般廣收子弟,建立廟觀,彪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