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2頁)

  張魯頷首道:“大祭酒言之有理,漢中與上庸有如皮毛相依,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其必來相助。”

  申耽兄弟借申家勢力,趁著黃巾之亂,佔領上庸、西城兩地,聚眾數千家,朝廷加其號為將軍,領上庸太守。

  兩地相隔極近,多年來一直聯繫緊密,也是張魯唯一交好的盟友,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楊松得意一笑,又道:“另外……屬下還有一個拙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張魯笑道:“老子曰: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但講無妨。”

  楊松言道:“荊州劉琦聲名鵲起,又是帝室貴胄,於南陽大敗曹操,兩家如水火,可儘早前往交好,以備後用。”

  張魯蹙眉道:“劉琦與劉璋乃是同族,豈能助我?”

  楊松冷笑道:“兄弟之間,結仇更深!當年劉焉入蜀,心懷不軌,造作乘輿車服,正是劉表上表將其告發,後劉焉病亡,劉表命人入益州煽動叛亂,劉璋也派趙韙領兵攻荊州,兩家早已交惡。吾聞劉琦早有入蜀之意,師君若能與之聯合,南北兩路攻益州,共分西川,又能大仇得報,豈不美哉?”

  閻圃詫異地瞟了一眼楊松,這個只知斂財享樂的傢伙,今日竟開了竅,想得如此長遠,看來必是為保楊家,急中生智。

  張魯略作沉吟,看向閻圃:“閻參軍怎麼看?”

  閻圃難得向楊松點頭:“倒也不失為權宜之計。”

  張魯問道:“吾與劉表素無交往,何人可為使?”

  楊松抱拳道:“屬下願為師君分憂,先勸申耽兄弟來助戰,再往荊州結交劉琦,試探虛實。”

  張魯大為滿意:“如此便有勞大祭酒親自走一遭了。”

  楊松起身言道:“師君放心,屬下已命早晚上香,禱告道祖及天師,請他老人家大顯威靈,助我等早退馬騰,護佑教眾。”

  張魯勉勵幾句,等楊松退下,卻嘆道:“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道難測,恐神靈未必肯相助,而申耽兵少,劉琦遠水難救近火,眼下該如何拒敵?”

  閻圃笑道:“秦嶺山高路險,陽平關易守難攻,馬騰遠來,必不能久持,待其糧草耗盡,自會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