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本歸源 作品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天下大治(第2頁)

   原來所謂九五之尊的君王,亦是一隻籠中雀啊。

   他知道徐鳳年進城後不會殺自己,為了安定人心,也為了讓北涼顯得是那麼的天命所歸,會封給自己一個如當年南唐亡國之君南國公般的尊號。

   但他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局。

   趙珣這個自己看不起的傢伙都懂得守節。

   更何況是自己這名祖宗基業盡喪於的無能之徒。

   若真得選擇苟且偷生,他趙篆死後又有何面目到地下去見離陽曆代先皇。

   此時,殿外火光大作。

   是這位趙室最後一位天子遣散自己的心腹之前,讓他們在送走皇后之後,為自己所做的最後一件事。

   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南疆的那位堂弟,在死前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一統中原的離陽王朝從老皇帝趙禮,到先帝趙惇,再到趙篆,最終葬送到他自己手裡。

   他想不明白,為何僅僅四年不到的功夫,自己就輸的一無所有。

   好像是驟然倒塌的一座高樓,瞬間分崩離析,甚至讓人根本來不及補救。

   這份基業是在祖父之時,還是在父親在位是就出了問題。

   或者根本就是自己能力不足。

   煙味越來越濃,趙篆意識逐漸模湖,浮現許共在投降北涼之後,寫給自己的密信。

   這位發跡於邊關的名將,在信上是這樣說的。

   “當今天下,邊塞已經沒有徐驍,朝中也無張鉅鹿。我許拱實在不願效死盡忠離陽趙室…………”

   剩下的,已經記不清楚了,就讓他與離陽的這場幻夢,一同消失在這場烈火之中吧。

   ---------------

   祥符四年,秋。

   徐鳳年收攏顧劍棠、陳芝豹等軍兵馬,引兵北上。

   駐守靖安道的盧象升領軍戰死。

   靖安王與靖安王妃於襄樊城內自焚而死。

   拿下靖安道同時,兩淮道節度使蔡楠作為顧劍棠的老部下,見大勢已去,投降涼軍。

   兩遼作為徐驍起家之地,得徐鳳年與顧劍棠的手書,向王遂投降。

   二路大軍同會太安城,在北涼攻破太安城之時,離陽哀帝趙篆於太安城武英殿中引火自焚。

   至此,離陽對天下的統治,正式宣告結束。

   徐鳳年於太安城登基為帝,國號為“唐”,建元“貞觀”,立正妻陸承燕為後,定太安城為都城。

   尊父親徐驍為“高祖”,母親吳素為“太穆皇太后”

   關於投降的離陽舊臣,徐鳳年並未大開殺戒。

   齊陽龍、桓溫等一眾離陽老臣,徐鳳年許以虛職厚祿,頤養天年。

   許共、蔡楠等原離陽的封疆大吏,徐鳳年也採取平職留調的方法。

   孫寅、陳望等曾為離陽出謀劃策的年輕官員,徐鳳年不計前嫌,予以重用。

   而對於溫體仁、晉蘭亭這幫人,徐鳳年直接他們明正典刑。

   以顧劍棠為上柱國,遼王,遙領三萬戶食邑。

   陳芝豹為蜀王,遙領二萬石。不久對外宣稱去世,卸下一干要職,

   袁左宗與張邊關等北涼西楚一干重將或是封王,或是封公,各有封賞。

   新帝徐鳳年登基之初,就挾一統天下之之勢,大力改革驛路、漕運和胥吏三事,尤其以重建驛路作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