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686章領令遵令天子令(第2頁)


荀或就像是什麼都不知道一樣,但是在劉曄低頭之後,荀或卻微微掃了劉曄一眼。

兩人什麼都沒說,又像是什麼都說了。

時間悄悄的流逝,兩個人處理的行文也漸漸的堆成了小山。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有小黃門的聲音在外響起:『正脯雖過,然陛下知諸位郎君辛勞,特令奴婢小備餐點,且作果腹。』

隨著聲音,幾名宦官便是提著食盒走了進來,然後上前朝著荀或和劉曄作禮,才將食盒裡面的飲食糕點之類的擺了出來。

荀或微笑著,表示感謝陛下所賜云云,然後才邀請劉曄,以及其餘書左分食。

天子所賜的糕點很精緻,分量也很少,基本上一個人一兩口就是了,想要吃到飽,基本不可能,但是代表的意義卻超過了吃食。

自從尚書檯搬到了崇德殿之外以後,天子時不時的就會賞賜一些東西,或是吃食,或是小物品,或是什麼綢緞絹布,筆墨紙張什麼的。

對於荀或和劉曄來說,此等小恩惠不算上什麼,但是對於尚書檯的那幾個書左來說,就必然是可以炫耀的皇室恩典了,甚至有些書左會忍著一時之快,將那些賜下的糕點小心用布帕包了,帶回家中去……

荀或看在眼裡,但他依舊什麼都沒有說。

劉曄也什麼都沒有說。

到了臨近黃昏的時候,隨著黃門宦官悠長的報時聲,一天的工作就差不多到了,廂房裡面,陸陸續續的開始有人走了出來,然後朝著荀或和劉曄行禮告辭,便是各自回家。

劉曄也起身準備離開,卻聽到有宦官前來宣令:『陛下招劉侍中入殿對答。』

劉曄瞄了荀或一眼,荀或卻像是沒聽見一樣,一動不動。

劉曄低下頭,『臣領旨。』

劉曄跟隨宦官身後,再次走過了宮門,進了崇德殿,先向殿上叩禮。

『愛卿平身,賜座。』劉協聲音平穩。

劉曄低頭而謝,然後坐到了一旁。

在今天上值之前來拜見劉協的時候,劉曄就感覺到了一些問題,可是他不好問,更不好說。

而現在……

其實這一段時間一來,這裡就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選官錄吏。

沒道理斐潛在關中搞得風生水起,然後山東這裡冷冷清清罷?所以斐潛在組織考試選官吏,山東這裡也同樣在組織官吏的銓選。雖然這件事情主要都是尚書檯在負責,但是畢竟官吏還是要在崇德殿內過一遍。

這件事情說重不重,說輕也不輕,但是涉及的人數很多,從這些人延伸除卻的家庭族眾則是更多,而人一多,事情就繁雜,牽扯就囉嗦起來。之前漢靈帝時期,選官從冬忙到夏,甚至搞一年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第二件事,就是秋賦。

各州租庸並諸課出在入秋後陸續運抵許縣,同時各州許縣的諸司也要將一年財報入錄,由尚書檯、少府、太倉等機構進行勾檢核對。

這一項不用多說,也是很重要。

第三件事,是曹純幽北大捷。

好吧,就暫且是『大捷』。

軍事、人事、財政三樁大事,尚書檯自然都需要深刻參與。

天子的心思,其實不難猜。

可問題是當下這三件事,哪一件都不會讓天子來參與的。

荀或願意將尚書檯搬到宮殿之外,只是表示一個態度,但是真的要說讓天子劉協作為主導……

那也要看老曹同學答應不答應。

『近日事務雜多,愛卿辛勞了……』天子劉協說道。

雖然說是慰問,或是表贊,但是劉曄卻從中聽到了幾分的責難。

『為國盡責,乃臣子本分。』劉曄低頭回稟。

天子對他不怎麼滿意了,這一點,劉曄知道。在這一次孔融的事件上,劉曄並沒有做什麼,或許這已經是觸及到了天子劉協的心中紅線。

曹操和孔融之間,有私怨,但是更多的是路線理念的相爭。

雖然說大體上可以這麼分,但是人性是複雜的,不可能用非黑即白來確定,就像是荀或是曹操的麾下重要謀臣,但是天子劉協說要將尚書檯遷移到宮前的時候,荀或也沒有反對。

是不是代表著荀或就對於曹操不忠誠了,倒向了天子劉協呢?

也並不是。

同樣的,劉曄心中是偏向於保皇派的,但是他並不是頑固的保守派。

而在這些保守派裡面,大部分人說是保皇的,但是實際上又是保自家利益的……

所以,不管是誰,其實都是複雜的,色彩斑斕的,並非存粹黑白二色。

天子劉協也是如此,他高調的,不加掩飾的表示對於曹純在幽北獲得『大捷』的讚許,難道真的是在為曹純的勝利而開心?

這事情,很複雜。

複雜到了劉曄都是望而生畏的程度,所以他不敢輕易的涉足其中,自然也就沒有給孔融去做一些什麼事情。

並且劉曄覺得,孔融也不值得他去做什麼事情。

一方面劉曄和孔融沒有什麼交情,更談不上為孔融兩肋插刀了,能不落井下石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另外一方面,孔融生死也由他自己來定。他一言可生,一言可死。

只不過是當下沒有多少時間了而已……

所以劉協有些著急了。

果然,劉協的聲音響了起來:『愛卿,這孔文舉一桉,核查得究竟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