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272章先下手後下手再下手(第2頁)


就理論上而言,徐庶這裡的動作確實是有一些慢。

川蜀看起來只有兩個字,但是實際上很大,尤其是不僅僅是成都盆地這一塊,還有像是巴東巴西,南中建寧等蠻人較多的區域。在這些地方之中,從漢代以來,錯了,應該是從前秦開始,就基本上來說屬於那種自治狀態,因為確實交通太不方便了……

即便是有強勢介入的時期,也是相對來說比較短暫的,並且很容易發生後續的一些問題,常常是因為一些很小的齷齪事件,便是引發了相當大的矛盾衝突。

說白了,就是從秦朝開始,到漢代當下,四五百年的時間之中,對於川蜀這些南蠻,邊緣山區的管理,就是四個字『放任自流』。

所以即便是徐庶現在有心規整這些事情,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更不可能採用關中的模式……

關中是什麼?

八百里秦川啊!

如果快馬加鞭,不管不顧戰馬的消耗問題,從東邊潼關奔到西邊的陳倉,五天之內便是可以抵達,但是川蜀呢?要是從巴東要到建寧,即便是合理安排,水陸兼程,也是至少需要十幾天,甚至要二三十天才能抵達。雖然說中間一段路相對來說好走一點,但是頭尾的山路麼……

就理論上來說,徐庶可以像是前秦和漢代其他的官吏一樣,隨便派一個小吏到村寨門口,亦或是連人都不派,直接意識流走一遍就算是完事了,但是徐庶並沒有這麼做。



因此諸葛亮才向徐庶表示歉意,也就是說諸葛亮他用關中的模式來衡量徐庶在川蜀之中的舉措是不恰當的……

但是麼,該做的事情,依舊是要做。

『元直,須知靜極思動啊……』諸葛亮緩緩的說道,『市坊之內……大戶商鋪林立……此時尚可,若是持之以往……虎狼漸長,必然相爭是也……』

徐庶點了點頭,『孔明可有何策,不妨直言。』

諸葛亮緩緩的說道:『不如……內而外之,外而內之?』

徐庶捏著鬍鬚,皺著眉頭,沉吟了起來……

……(?д?)……

東漢晚期的桓帝永壽三年,曾經有過戶口統計,總計全國民戶一千零六十七萬餘,人口五千六百四十八萬餘。平吳後再統計,全國戶約二百四十六萬,口一千六百十一六萬餘,還不到漢代的四分之一。

當然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糟糕,因為當時沒有正經搞過人口普查,是綜合了魏、蜀、吳三國官方造冊,累加而得出來的數據。

漢末大亂,人口流徙非常嚴重,此後又是三國紛爭,導致大量百姓成為官私部曲,也就是『隱戶』,並不入官方名冊。

倘若西晉能夠保持五六十年的太平世道,並且重新加以詳細核查、統計的話,是應該能夠起碼恢復一些的,不說趕超漢代鼎盛時期,但是鼎盛的一半,大概率還是可以做得到的。只不過可惜從平吳到楚王司馬瑋進京殺楊駿,『八王之亂』開始,老百姓也就剛吃了十一年安穩太平飯而已……

但是不管是什麼時候,太平飯吃多了,總是會有一種感覺,似乎**也可以想一想了。要是餓上三天,想必是什麼級別的柰子屁股都不如一碗普通的飯更香。

漢中如此,張則也是如此。

和歷史上的不同,漢中在整個的歸屬斐潛麾下的過程中,並沒有承受歷史上的那種痛苦。當年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的時候,雖然說劉備最終佔領漢中,但是其實劉備只是獲得漢中的土地,還有不到三成左右的人口。一兩成則是在戰爭當中死去,亦或是逃亡了,其餘的便是被曹操遷徙走了。

所以在歷史上,漢中很慘。飯都吃不飽,還會想個錘子?

但是現在不一樣,漢中有人,農桑什麼的,也沒有因為戰爭而損毀多少,甚至在驃騎將軍斐潛推動了茶葉消費的時候,漢中再秦嶺一帶種植茶葉,也獲取了不菲的收入……

吃飽了,閒心就多了。

自從張則鬥倒了劉誕,然後成功的在漢中擴大了自己的家族地盤之後,張則原本心中的那個小心思,也就慢慢的長大了。

起初麼,張則還是有些害怕的。

害怕久了,就習慣了。所以張則慢慢的,就覺得似乎自己不應該這麼的恐懼害怕……

一方面是張則膨脹了,越來越有錢有人,使得張則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就像是後世常說的什麼金錢使人靈魂開始空虛,使得肉體也開始墮落了一樣。

另外一方面卻因為是張則處於漢中,和關中間隔著秦嶺,相對來說地域狹小一些,接觸到的東西也很悠閒,甚至連世界在張則眼中,都認為只不過眼前的這一點,對於社會的運作也不是完全明白,簡單來說,就是自我認知水平趕不上社會的變化,呈現出了一種智力上的倒退。

自我,自大,自傲,當這些東西彙集在張則身上的時候,自然就讓張則有些看不清未來的路了,以為自己依舊是走在最正確的方向上。

就像是後世網絡上的鍵盤俠,覺得什麼事情都能談一談,都可以說一說,指點一下江山,然後表現一下自己的牛鼻之處,張則在原本的恐懼漸漸消退之後,也就覺得自己也是可以什麼都談一談,什麼都說一說,向斐潛指點一下這個江山,然後彰顯一下自己管理漢中的能耐,表示別人都是傻逼,只有自己牛鼻,而自己這麼牛鼻,斐潛居然還要讓傻逼來找自己的茬,那麼是不是斐潛也就同樣是一個傻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