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1965章隱士名利,名號之稱(第2頁)


龐統摸著自己的下巴,然後看著桌案之上的一堆文書,『來人!再煮些濃茶來!』不行,要加快些速度,這樣下去,說不得就趕不上看大儺了!

『再去備些蠟燭燈油!』龐統一邊喝著濃茶提神,一邊吩咐道,『還有,將右扶風的文書也一併拿來……此外,子瑜回來了沒有?派個人去看看,如果回來了叫他趕快來!』

闞澤麼,計算能力比較強,就留給荀攸了,諸葛瑾麼,就拖過來幫忙。畢竟荀攸那邊也是要統計一年下來各郡上計情況,數字報表也是一堆堆的,也是一樣忙得夠嗆。

不過這樣的忙碌,龐統覺得很充實,也很欣喜。

大規模的核查嚴辦,摘掉了許多官吏的帽子之後,原本預料可能會出現的大規模的反對潮並沒有出現,一些細微的聲音,很快就被即將新上任的這些官吏給壓了下來。一方面是這些官吏被摘掉帽子的原因很清晰明確,辯無可辯,另外一方面是這些官吏騰出來的位置,斐潛也沒有全數都要抓在手中,因此排排隊分果果,大家都可以分潤一些,意見麼,暫時也就被壓制下去了……

當然,或許這些人還準備著等到先將這些果果拿到手,再來嘰嘰歪歪爭取更多的好處,只不過到那個時候,怕是晚了……

龐統呵呵笑了兩聲,想著等到那個時候,再來看這些人的臉色一定很有趣,可是下一刻,目光又落在了左近成堆的文書上,剛剛露出的笑容便是又凝固了起來,『子瑜還沒有到麼?再去催一下!』

在一旁協助的小吏連忙應答著,然後轉身急急向外,走到了迴廊拐角處卻差一點和另外一名奔來報信的人撞到了一處。兩個人都是嚇了一跳,然後相互瞪了一眼,便又是各自分頭而行。

『何事?』龐統聽到了些動靜,但是並沒有抬頭,直接問道。

『啟稟令君,河內消息……』

『哦?』龐統放下了筆,『拿過來!』

龐統拆開了信件,上下幾眼掃了過去,頓時忍不住大笑起來,然後抓耳撓腮了一陣,實在忍不住,站起身來,交代了一聲,便匆匆往驃騎將軍府而去。

到了斐潛之處,龐統將新收到的消息遞給斐潛查看,另外也端起茶杯來緩緩啜飲,算給自己放鬆一下。

斐潛看了信件之後,也是忍不住笑了出來,『臥冰求鯉,哈哈,好一個臥冰求鯉……』

信件之中,大體上講的就是曹操考正之後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包括冀州士族的反擊以及曹操後續的舉動,當然,最為典型的,便是王祥同學的臥冰求鯉。

其實麼,王祥同學的那些吹噓的內容,大多數漢代人,甚至到了晉代的時候依舊是作為『小說』類型的故事來看的,並不當真。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是以此博取名聲罷了,就像是劉邦說他斬了什麼什麼龍蛇,但是實際上可能就是劉邦喝醉了,被草叢裡面的一條小蛇嚇了一跳而已。

偏偏冀州士族子弟就較真了,哄得王祥下不了臺,當然,這些人也並非和王祥有仇,而是針對於曹操在冀州鄴城推行的考正制度而已。

『此乃隱士之弊也……』斐潛笑著,搖了搖頭,嘆息了一聲,『有漢以來,隱者得其名,亦可憑此得利,故而效仿者何其眾也……』

歸隱與隱士,作為華夏曆史上的一種特殊社會現象與客觀事實,長期存在,但是在漢代,這種社會現象卻十分的顯著,甚至有專門為隱逸者做傳的《後漢書·逸民列傳》,在修編的《漢書》之中,也有大量的大量關於隱士的傳記部分,動不動就表述說,『舉孝廉,賢良方正,特徵皆以疾辭』,『隱身遁命,遠浮海濱』,『隱居精學,博貫《五經》,兼明圖緯』等等,甚至多有誇讚之言,表示這些人『士之蘊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毀冕,相攜持而去……』

這一片的所謂『隱士』之中,有一些確實是因為看到了朝政腐朽,不願意與之為伍的真性情派,但是也有假借『悠然見南山』之名,實際上『此中有真意』。

因為這些『隱士』,絕大部分都是儒家出身。而在華夏各家之中,儒家是最講究經世致用、干預社會,以入世求仕而著稱的,甚至作為其畢生的奮鬥目標。而相比較而言,黃老等學派就沒有那麼強烈的需求了,還有一些經典的『吾將曳尾於塗中』之語。

龐統微微點頭,說道:『若以忠義之流,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者,自免於仕途,當為稱頌其節,此乃隱士第一。又有戰亂而避,所謂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者,蓋去危以圖其安,人之常情,無可厚非,此亦為隱士者二。以上之輩,皆為可也,亦無可指摘。』

最早的隱士,大概都是這兩類人。

一個是因為時局更替,比如王莽時期王莽篡位之後,很多人覺得王莽是大逆不道的篡臣,因此他們應該像商代的封臣伯夷、叔齊兄弟一樣,選擇逃遁山林或隱居民間,而不是出仕做一個『貳臣』,這是全其秉承的忠義信念,自然是值得稱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