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2頁)


這也不能全部都怪冀州士族。

畢竟從黨錮之亂開始,權柄的紛爭已經蔓延到了大漢的每一個角落,如今空前混亂的局面,更是導致所有正常的國家理念在不斷崩塌,所謂當下在許縣的那個天子,更多的是一個名號和象徵,誰能掌握更多實權,誰才是真正的『大漢天子』。



在這樣的局面之下,曹操和荀彧發佈的舉措,自然而然的就被認為是曹操荀彧等人,這些該死的外鄉人,想要全面控制和壓榨冀州的徵兆……

鄴城之中,這幾日氣氛都繃得緊緊的,所有人都預感到有一場大風波正在醞釀當中,可誰也說不準,這場大風,究竟會吹向何方!

審配緩緩的在家中院子裡面走著,頭髮和鬍鬚幾近於全白,雖說歲月不饒人,但是審配當下的蒼老,並非是因為自身,而是多種因素的混合。

當初袁尚的舉動,簡直就是一種背叛,讓審配痛苦不堪,鄴城城破之時,審配簡直就是萬念俱灰,甚至想要自刎,當然,沒自殺成功,但是也大病一場,幾乎嗚呼哀哉。

如今審配身體上的病大體上是好了,心病卻難醫治。打個比方來說,審配就像是一家袁氏公司的合夥人,付出許多,雖然不至於嘔心瀝血的程度,但也是費盡心機,結果到頭來不僅是沒有收益一場空,差點把老命搭進去不說,最為關鍵的是還被自家老闆出賣背鍋的那種……

審配緩緩的走到了院門之處,在院門外的審榮忙不迭的拱手見禮,說道:『侄兒參見叔父大人……』歷史上審榮主動打開了城門放了曹軍入城,而現在是袁尚幹了原本審榮做的事情。

審配有氣沒力的點點頭,然後示意審榮跟上來。

兩人一前一後緩緩的走著,周邊的侍從都離開得很遠。

審榮猶豫了一下,又上前趨進了一步,問道:『叔父大人見召侄兒,不知何事?』

審配嘆口氣,語聲顯得有些微弱的說道:『如今汝也是入仕,怎得如此沉不住氣?有何事情,當坐而詳談,何急於一時?』

審配這般說,審榮自然不敢說什麼其他意見,連忙恭恭謹謹的跟在審配之後,甚至在走上廳堂臺階的時候,裝模作樣的也搭了一把手,做足了純孝的模樣。

等到兩人進入廳堂之後坐定,審配緩了幾口氣之後,才看著審榮說道:『今日鄴城之中,紛亂議論之事,汝可知曉?』

雖然說審配依舊保持著『鄴城令』的名頭,但是實際上誰都知道審配當下已經做不了什麼主事了,所以有什麼事情,都找曹操指派的所謂『鄴城丞』夏侯衡來辦,所以審配幾乎等同於賦閒家中,自然也顧不上審榮這個侄子,而審榮之前才獲得了些權柄,現在全數失去,又正是青壯之時,那裡能夠忍受得住,自然是想盡辦法鑽營,企圖重新起復。

然則現在當道之人,都是曹氏一派,那裡願意搭理他?

審配沒有實權,又不能說將自己的位置給侄兒罷?而從豫州調配來的各層官吏,顯然更願意用豫州人,從哪個角度而言也不可能去給審榮什麼職位,所以縱然審榮一再奔波,這麼些時日下來,依舊是毫無結果。

見審配發問,審榮心中念頭急轉,恭謹的回答道:『侄兒如何不知曉?如今城中議論紛紛,皆言「考正」不正,其為以抑冀崇豫也……』

審配慢悠悠的又問:『既然如此,汝意何為?』

審榮仔細想想,知道審配這是在考校自己,甚至覺得這是審配準備做一些什麼動作的預兆,也隱隱約約覺得,自己賦閒日子不會太久了,所以回答得就加倍的小心翼翼,『侄兒以為此事多為不妥……司空將至,如此紛亂,豈不授人以柄?若是鬧將起來,免不得……只不過如今朝堂之上,多為曹氏夏侯氏……也是難免非議……』

審配點了點頭,對於審榮的車軲轆話,倒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不滿,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如今曹公用兵,自然要用錢財糧草……如今其餘地方是騰挪不出來了,就指望著冀州此處……故而「考正」一事,既於人,也於財也……』

審榮恍然,眼珠轉悠兩下,『叔父之意是?』

審配看了一眼審榮,然後緩緩的說道:『值此之際,混亂紛爭,且不可貿然而動……』

審榮卻是一愣。

這是幾個意思?

審配當下雖然說還當著『鄴城令』,但是境遇已經是差別極大。畢竟當年在袁紹之下是什麼身份,袁尚之時又是如何,而現在麼……

然後審配的意思是不要妄動?都已經這樣了還不動?等死麼?

審榮砸吧了一下嘴,將頭低下,只覺得心中發涼。

可是自己又有什麼法子?心頭難受了一陣,才勉強故作輕巧的說道:『既然如此,便是……旁觀就是……只不過如此一來,豈不是讓曹氏夏侯氏佔盡了便宜……』

審配搖了搖頭說道:『倒也不全是……如今曹公欲移治鄴,便是欲借冀州之力……然用與不用,亦是兩可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