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1879章三通西域,兵進河西(第2頁)


從這個角度來說,裴遵持反對態度,也是有一定的正確性的,只不過麼……

斐潛眯著眼,揉了揉下巴上的鬍子。

當然,這個鍋,還是劉秀要背。

劉秀不知道是因為年老了,還是說覺得西域遙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到莎車王賢開始報復性的進攻西域一些比較親和於大漢的部落和國家的時候,部善、車師等等十八國派遣了使者到了雒陽,覲見光武,表示莎車王賢橫暴,懇求朝廷派遣都護,然後光武帝表示說,『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

『後雖有定遠侯再通西域,然……』裴喜不由得輕輕嘆息了一聲,『定遠侯忠於漢室,使大漢三通西域,只可惜……』

班氏一家,就是個悲劇。

這一點,斐潛大體上還是知道一些的。

出爾反爾導致了大漢威信降低,然後面對求援也權當做沒聽見,使得西域親漢的這一波人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從這個角度來說,光武做的不怎樣。

後來,到了明帝時期,南匈奴已經歸降於漢,西域莎車勢力也已經衰落,各國之間更加混亂,當時謁者僕射耿秉上書建議出兵恢復對西域的控制,明帝採納了這個建議,派大兵四路出擊。

前三路軍麼,戰績平平,但是最後一路由竇固率領的一路軍隊到達東部天山,擊破駐守伊吾的匈奴南呼衍王,將其追趕至蒲類海,在伊吾地區設立宜禾都尉,留吏士屯田伊吾城,打開了大漢與西域的新的聯繫通道。

同時,因為有了大漢的軍威支撐,班超在西域當中的活動,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往來於西域諸國之間,輕易的斬殺了北匈奴的使者,迫使許多西域諸國不得不重新投向了大漢……

這邊是班超的聯繫大漢和西域的第一通。

班超的成功固然是其個人的智慧和勇氣,但是同樣也再一次證明了,『弱國無外交』的道理,但是很遺憾的是,明帝一死,山東之人又開始鼓吹西域勞民傷財的論調,表示『北征匈奴,西開卅六國,頻年服役,轉輸煩費,又遠屯伊吾、樓蘭、車師戊己,民懷土思,怨結邊城』,自此朝廷『聽還徙者,悉罷邊屯』,再一次將好不容易獲取的西域權限,拱手相讓。

隨後班超對於這樣的情況痛心不已,違背了章帝的指令,和親善大漢的疏勒部落聯手,針對當時還在西域的北匈奴勢力進行打擊,又率領疏勒、康居、于闐、拘彌等部落和國眾,攻取下了故墨,驅逐了北匈奴在西域的大部分力量……

在這個過程當中,班超並沒有得到漢章帝的多少支持。

而見到西域重新變得有利,山東士族又開始表示說西域諸國『倚漢同於倚天』云云,如此重新才有了增援……

這個增援,班超足足等了十五年。

這是第二通。

雖然表面上給與了班超許多榮耀,但是班超違背朝堂詔令的事情,一直都被記在小本本上,以至於班超年老病重,請求回到雒陽,在上表之中泣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結果班超上書三年,依舊得不到批准。

後來是其妹班昭親自上殿,當面上書和帝,在眾目睽睽之下,才得到和帝應允。之後班超終於回到雒陽,當年就去世了。

隨後第三通,則是由班超之子,班勇來完成。

在新派遣的西域都護殘暴管理之下,西域又陷入了混亂,少數有識之士,堅持主張維護漢武開創大業,統一西域,但是大多數山東之人,反對出兵,又將勞民傷財拿出來在皇帝面前晃悠。這兩派鬥爭時有起落,朝廷的決策也反反覆覆,由於朝堂最終大部分被山東士族所控制,再加上內部政權腐朽越來越嚴重,上下階層之間矛盾也越發的尖銳,國力衰弱,所以放棄西域退守玉門的主張,也就越來越佔上風。

後來雖然有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長史,但是隻給了五百人……

以這樣一支微弱的兵力,要走出玉門,重新打開西域的局面,不僅持反對意見的權貴搖頭嗤笑,班勇自己也是抱著死志,勇敢的踏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