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1601章 五羖上大夫(第2頁)


荀攸目光微動,拱手說道:“陛下常思驃騎,亦稱驃騎忠勇,乃社稷棟樑,有濟國安邦之能也。”

這個話就有意思了。

明面上聽起來似乎是好話,但是實際上……

荀攸正面的不成,便開始側面用力了。

斐潛哈哈仰頭笑笑,朝著東方拱拱手說道:“陛下厚愛,臣不勝涕零!曹司空亦是大漢忠良,忠心社稷,勇擔重任,著實令某敬佩……”

荀攸不由得有些尷尬起來,也同時有一些無奈感從內心深處升騰而起。荀攸不是沒有見過油鹽不進的人,但是能像斐潛這樣,不僅好話壞話全數什麼的都能吃得下,還能順道再扒拉一耙的,也確實是少見了一些。

荀攸眼珠子轉了轉,看到了一旁的劍架之上,便用手一指,說道:“驃騎將軍,此便是中興之劍?驃騎果然時刻伴身,未有或忘也。”

不曾有忘是斐潛自己前兩天才說的,當時荀攸站在伏典身後,自然是聽了一個清楚。

斐潛回頭看了一眼,點了點頭,眼眸之中或許是堂外的光線反射,閃過了一絲華光,緩緩地說道:“正是此劍……說到此劍,某亦有惑,望公達釋之……昔日之時,汝奉而來,今日之時,汝非而問,何也?”

“這個……”荀攸一時間有些結舌。

劉協為什麼之前選擇了荀攸來送,現在卻選了伏典來問?斐潛的這句問話,蘊含的意思太多了,表面上看起來是問荀攸,但是實際上有可能是在問曹操,也有可能是問荀氏,甚至還有可能在問劉協……

可是問題是荀攸能說什麼?

說之前劉協選擇荀攸,是因為劉協身邊只剩下荀攸他一個人可以用了,而現在劉協也開始建設班底不再如同之前那麼信任他了?

亦或是因為劉協到了許縣之後,發現潁川荀氏也不過如此?

劉協這樣安排也必然是經過了曹操的首肯,那麼曹操知不知道這個事情?知道了又會怎樣處理?

最簡單的應對,便是說不知道。

不知道,沒辦法,不清楚,向來就是太極推手起手招式,一推二五六,再推臨時工,三推友邦單位,不僅可以讓自身脫離困境,而且還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但是這樣一來同樣也會讓人看清其毫無擔當的虛弱本質。



因此荀攸垂下了雙目,拱手回答道:“上有所命,攸自當遵從,不敢有問。”不敢問,並非不知道,而是不能探尋不能說。

斐潛微微點頭。

這個“上”一字,真是說得極好。

看起來劉協和曹操之間真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那就說明劉協依舊還沒有改掉他原本的那種理想主義的形態,或者說,經過這麼些年,劉協所改掉的,依舊不多。

這一次選擇伏典,其實也是劉協做出的一個錯誤的選擇,要是真正從實用的角度出發,應該直接選擇荀攸,又或者是以荀攸為正,然後伏典為輔……

而且從當日在祭壇之上的情形看起來,荀攸很有可能是不知道伏典還帶來了劉協的兩句話的,那麼也就意味著曹操也同樣不知道這一件事情,雖然是兩句簡單的問話,但是實際上劉協所要表示的意思也展現了出來。

劉協不甘處於曹操的控制之下!

甚至是在和曹操的相互衝突當中,有著相當大的怨氣和怒火!

但是同樣也展示出了劉協的不成熟不穩重。

這也難怪,人總是要經歷一些事情才能成長,要遭遇苦痛才能變得從容,劉協雖然這些年痛苦也不算是少,但是比起普通的大漢流民來說卻幸福千萬倍,至少劉協依舊身邊圍著一群人,錦衣玉食或許談不上有多少,但是吃穿依舊不用太發愁,多少還是會照顧他一點。

當年在長安在李郭的困境之下,劉協依舊惦記著要吃肉,結果因為幾根臭馬骨,就憤恨不已,渾然沒有想當時長安之民又是過得如何。在並北之時,劉協面對著那一碗杆糊,雖然很吃驚,也很感慨,卻依舊覺得老農端上的雞湯燉得不好,血水去得不全,絨毛去得不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