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1539章 利益之爭(第2頁)


就像這一次的人王杜胡。

魏延當初拐賣,嗯,拐騙人王杜胡的時候,大刺刺的用的就是徵西將軍斐潛的名義,但是實際上魏延根本就沒有跟斐潛報備過,甚至之前到閬中的時候也沒有專門彙報這一件事情,結果到了廣漢的時候,眼見著杜胡肯定要見到斐潛了,紙張已經保不住火了,才來向斐潛請罪,把斐潛氣得夠嗆……

不過氣完了,依舊還是要給不安分的魏延搽屁股。

回頭再揍兩下,多少給個教訓。

從某個角度來說,換成斐潛自己,也會做出和魏延差不多的行為,對於願意傾向於自己的人進行拉攏,因此整體上來說,魏延也不算是什麼大錯,只不過是沒有及時報備,或者說……

斐潛揉了揉下巴上的鬍子,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如果這個並非是魏延故意隱瞞,而是魏延本身的性格特點呢?

這就有些意思了……

那麼整個事情,就從有意隱瞞變成了過於獨立……

從歷史上的結果看來,魏延也卻是有這樣的特點,所以被蓋了麻袋之後,竟然在川蜀之中,沒有任何人為其抱怨喊屈!可見個性太過於獨立,明顯脫離了群眾,走這種獨行俠路線,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啊,文長小同志。

斐潛不由得瞄了瞄一旁的魏延,捉摸著要用什麼方式來稍微雕琢一下魏延這個有些彆扭的小個性嗯,要不要找一個什麼時間,搞一次什麼團建活動?

魏延似乎察覺到了什麼,身上一陣惡寒,連忙回頭四下張望,卻沒有發現什麼異常的情況,有些詫異的撓了撓後腦勺。

傍晚,廣漢城中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穿著新衣的蠻子人們互相打量著,興高采烈的打著招呼,等待著徵西將軍的大饗的開始。從廣漢周邊聽聞了消息趕來的大戶豪強們也客氣的相互打著招呼,彬彬有禮的寒喧著,他們很自然的和人們保持了一段距離,涇渭分明。

雖然立場不盡相同,但是當斐潛出現的時候,依舊收到了雙方極大的追捧,不管是人還是川蜀豪右,這不要錢的奉承話,或淺白或是高深的詞語一個勁的往斐潛身上擺放,若是這些堆砌餓起來的詞語都有各自的重量的話,恐怕斐潛走不出三步……

酒過三巡之後,人杜胡捧著酒爵站了起來,來到了徵西將軍斐潛的面前,拱手向斐潛敬酒,然後笑呵呵的說道:“聞將軍有令,人自今日始,若自願出山,便不為他人部曲,可獨自成寨,不知當真否?”

剎那之間,頓時不知道多少道德目光頓時集中到了斐潛和杜胡兩個人身上。

杜胡身軀微微有些顫抖,不知道是緊張,還是激動,亦或是兩者皆有。

不管是在漢代,還是在三國期間,華夏周邊的民族,匈奴也好,羌人也罷,甚至是川蜀的這些人南蠻,東吳的百越,基本上都是沒有多少人權的,有好事的時候輪不到,要打仗的時候充當炮灰,要不是這樣,當年於夫羅的南匈奴也不會因此而叛亂,西羌更不至於是叛了又降,降了再叛。

三國期間,魏國蜀國吳國都有徵發少數民族補充軍隊的措施,曹操的烏桓騎兵,劉備的白精兵,孫權軍中也同樣有大量的百越士兵,但是這些兵卒無一例外,都不是自成系統,而是成為了君主手下的直屬部隊,或者是打散了變成了各個將領的部曲。

作為將領的部曲,也就基本上成為了將領個人的財產。對於這些財產,將領有供養的責任,也有處置分割的權利,換一句話來說,這些成為部曲的人,也就沒有了自主的權利。

人王杜胡激動的,也就是這一點,他不反對部曲制度,但是他不希望自己的族人一下山就像是魚肉一般,被這個人割一塊,那個人割一塊……

碩大的大堂之中,忽然一下變得安靜起來,只依稀的聽到各人的呼吸之聲,每一個人都關注著,豎著耳朵,生怕漏掉了一個半個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