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1163章 在難題面前(第2頁)


但是在第三道的軍寨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

儻駱道,三道軍寨,沉嶺,衙嶺,分水嶺並不是隨便叫的。

沉嶺一旁高崖,一旁深澗,險峻無比,一個搞不好,人就沉到深澗當中去了;而衙嶺,顧名思義,便兩山之間宛如羊腸之道,只能是列隊緩緩而行;

至於分水嶺麼……

就是分水。

很簡單,這邊沒水,那邊才有水。

若是被卡在此處,兵勢無處可取水,不出三天,必亂無疑!

雖然派人往回走去取水了,但是人力有限,攜帶也是有量的,對於大軍來說,杯水車薪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只有突破了這個分水嶺的軍寨,才算是確保有充裕的用水,不至於陷入士氣低迷全軍潰散的局面。

“走,到前面去看看……”斐潛一邊對著徐晃說著,一邊繼續向前。

龔浚連忙上前幾步,在前頭引路。

斐潛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對於這裡的地形基本上就是一抹黑,什麼也不清楚,當然要實地考察一番。

可以說走到了儻駱道的分水嶺,雖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算是即將走除了秦嶺了,但是眼前的山勢卻依舊崎嶇。



分水嶺軍寨作為漢中儻駱道的最後一道防禦陣線,確實是不容小視。

軍寨的東西兩個面都是絕壁岣巖,崖上林木蓊蓊,濃蔭如蓋,峭壁上綠苔斑斑,上下如削。雖然說南北的正面的寬度有十餘米,算是比較寬了,但是依據山勢,全數用石塊嵌壘積而成,共有上下兩層的寨牆,卻是一個巨大的麻煩。

寨牆的門,雖然離得遠,但是看起來並不像是木製的,而是更像一塊巨大的石板……

雙層的寨牆的垛口之上,隱隱可以看到不少兵卒正在值守。在最上一層的張字大旗,正在空中迎風飄舞。

斐潛看著,眉頭緊鎖。

打肯定要打,但是怎麼進攻,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

“該死!該死!”

面對難題的,遠遠不止斐潛一個人,就連在漢中的張魯,在接到了消息之後,心神也不由得大亂,覺得有些手足無措。

張魯氣呼呼的將桌案之上的器物一口氣全數掃落在地,頓時廳堂之類丁零當啷的一片狼藉!

這才過了幾天的舒坦日子!

這些龜孫子怎麼不能讓人舒坦些!

張魯的怒火,其實一半是為了徵西來襲的事情,還有另外一半,卻是源於對於自身地位的擔憂……

大家明面上雖然不說,但是實際上誰都知道,張魯之所以現在能夠做上漢中太守的職位,不就是有劉焉在背後扶持著麼?

漢中川蜀也並非傳說當中的風水寶地,是一方毫無戰火的淨土,只不過漢中這幾年確實是比較平靜,但也是針對於關中和河洛這樣鬧紛紛的地區來說的,而實際上,漢中和蜀中就像是深潭之下的水流,表面看不見,實際上也少不了洶湧異常。

掀起這個波濤的,不是別人,便是站在張魯身後的劉焉。

在中平五年的時候,馬趙二人假借黃巾之名,驟然起事,波及甚廣,最高峰的時候甚至號稱有萬人之眾,劉焉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不能入川到任,後來在益州從事賈龍的幫助下,平定了馬趙之亂,方進入了益州。

然而劉焉來到益州之後,立刻翻臉不認人,種種行為導致當初給劉焉出過大力的賈龍極為不滿,因此在初平二年的時候,和犍為太守任岐合謀,舉兵攻伐劉焉,當時一度攻擊到了成都的邑下,但是在“東州士”的協助下,劉焉最終平定了這一場叛亂,並處決了賈龍和任岐。

但是賈龍和任岐的死亡,並不代表著漢中蜀地的波濤就此平息……

其中最為主要的矛盾,其實和現階段整個漢代的朝廷一樣,就是出在“編戶”上面,也就是當地士族豪右和國家政權方面的爭奪。

所謂“編戶”,就是政府登記在冊,需要按照人口繳納各種賦稅的人丁,但是實際上在漢中和蜀中,絕大多數的人口是被當地士族豪右隱藏起來了,這一類的人則是被稱之為“隱戶”,又稱之為“蔭戶”。

沒有了正兒八經的編戶,就沒有充裕的賦稅,沒有賦稅,作為益州名義上的統治者的劉焉,自然就是束手束腳,想幹點什麼都需要好臉好色的和當地士族大戶商討,時時刻刻被這些士族大戶掐著喉嚨,又怎麼會心甘情願忍辱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