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2頁)


荀攸拜而進言道:“陛下……雖京都方定,然三輔未穩,將相不合,非吉兆也……天下望治,如同飢渴,三軍之氣,尤待重振,如此之時,徵西將軍北歸未免有些……”

旁觀者清,荀攸沒有參與到這一場升官進爵的饕餮盛宴當中,所以還算是比較清晰的認知到現在的一個狀況,城中雖然已經算是大體上控制起來,但是在城外的西涼兵卻未必能夠像種劭所認為的那樣不堪一擊。

夏牟是老將沒有錯,是曾經擔任過漢靈帝時期的西園八校尉之一也沒有錯,但是並不意味著就一定可以獲得在戰場上的決定優勢。

老資格只能說明有一定經驗,但是不能完全代表個人的能力。

所以荀攸覺得至少有個更有實戰經驗,至少面對西涼兵卒有過勝利結果的斐潛在長安,相對來說會更加安全一些,因此他才在種劭等人聽不進建議的情況下,來到了未央宮中,希望通過劉協,來讓斐潛能夠留下。

但是想要讓斐潛留下,必然就會動到現在種劭、劉範、馬宇、夏牟在內的人的職權和利益,所以只有劉協展示出強硬的姿態,以皇帝的名義進行詔令,也才有辦法進行協調和分配……

劉協遲疑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的說道:“荀卿,那麼……朕應該如何?”

荀攸低著頭,默然了一會兒,說道:“此事……須陛下乾坤獨斷,臣不敢多言……”荀攸在心中還是嘆息了一聲,知道這個微薄的希望還是不太可能實現了。

荀攸可以將現在的情況告知劉協,這是他的職責。皇帝向侍中瞭解國家、朝廷、甚至鄉野的情形,這是從漢代建國的時候就有的慣例,所以荀攸向劉協講述這些事情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替劉協做決定,這樣的事情就是可大可小了……

漢武帝繼位的年齡就不說了,那種手段和魄力簡直就是天下雄主的模板。

而在漢武帝之後,在民間成長的漢宣帝,左右沒有心腹,宮中沒有勢力,然後都能夠一步一步的將權傾天下的霍光一族慢慢的瓦解,最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與霍光連坐誅滅的一口氣幹掉了近千家。

漢代的劉氏家族裡面,也是很有一些狠角色的,但是眼前的劉協能擔當起這個責任來麼……

對於這個問題,反正斐潛倒是覺得劉協現在還不算是一個雄才之主。

撤離長安,是斐潛之前既定的計劃,不管有沒有討取郭汜的首級,都不會在長安久待,當然,殺掉郭汜之後,基本上長安的西涼兵就屬於部隊無首的狀態,被反西涼聯盟一**到也並不意外。

不過有意思的是種劭居然是給了斐潛自己一個徵西將軍的頭銜……

徵鎮平安,四方將軍。

徵字的將軍為排在四方將軍的第一行列,和九卿的位置差不是太多,或許是因為之前斐潛被拜過光祿勳的原因,雖然斐潛不就,但是多少還有一個逼格在。

不過封斐潛作為徵西將軍,種劭等人的用意也是非常的微妙。

徵西將軍是最早的時候,劉秀帶著兵馬西征赤眉軍的時候設立的,後來便一直沿用至今。

而赤眉軍原本是在兗州泰山附近起兵,然後一直髮展,在青州徐州兗州不斷壯大,最終和王莽的朝廷軍隊大戰,後又進入了關中,鼎盛期時號稱百萬,成為了和劉秀分庭抗爭的兩大派系……

劉秀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統領著冀州和一部分豫州的人馬,最終和赤眉軍決戰,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徵西將軍,便是先鋒。

因此有徵西將軍以來,便都是鎮守在關中地區,統領雍涼,一般的情況下也是在長安建衙。

所以實際上,種劭等人合計著給斐潛這樣的官職,實際上不僅是希望將斐潛留在長安,還希望將斐潛完全推到和西涼這些人的對立面上去……

正當斐潛渡過渭水,開始向頻陽方向進發的時候,後面忽然掀起了一陣煙塵,似乎是幾騎從長安方向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