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九零五章 任重而道遠(五)(第2頁)


別看現在王邑低聲下氣的,似乎是軟弱可欺,但是多半是裝出來的。王邑實際上這個行為只是表示他在一定程度上的妥協而已,就像是他依舊借給楊彪一些河東的兵馬一樣。

十萬石糧草,對於王邑,或者河東來說是壓力有些大,但也正是這樣,才表明了斐潛願意將這個事情就這樣翻過去的態度,所以王邑咬著牙也認了。

如果斐潛輕描淡寫的,笑容可掬的表示這個事情不算什麼無需在意,王邑則肯定是百分百不相信,說不得就會立刻逃走,時刻準備和斐潛動手了。

而和河東王邑翻臉相爭?

就像是王邑也不想和自己翻臉一樣,都是屬於暫時性的妥協。

畢竟平陽距離安邑並不算遠,而王邑一邊交給了楊彪一部分郡兵,另外一邊有偷偷的答應要給斐潛錢糧,除了表現出牆頭草兩邊倒的屬性之外,其實也是充分的利用這樣的舉措,表示河東的無害性質。

如今河東要兵馬沒有兵馬,要錢糧又沒有多餘的錢糧,那麼自然不管是對於楊彪還是對於斐潛來說,威脅性都大大的降低了,也就自然不會再有人將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身上,打了撈不到多少好處,留著不打反倒是會有更多的利益,因此這個局面,對於只想在河東做好土霸王的王邑來說,無疑就是最佳的選擇……

對於斐潛來說,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雖然這個傢伙多有反覆,但是目前暫時還無法騰出手來。

就算是得到了太原王氏等幷州人士的支持,也不代表斐潛可以多線作戰,北面的陰山還需要持續的補充人力做好防禦,南面要展開對長安的行動,若是再和河東王邑鬧翻了,搞不好就是崩盤的節奏。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考慮,斐潛最終還是沒有把楊彪和皇甫嵩逼迫得太死,多少留下了一些餘地。

圍三缺一,這種兵法上面的事情,在現在也是實用的。

從現在的情況來說,如果強行將楊彪和皇甫嵩高高的架起,脅迫著一同進兵長安並不是不行,但是總體來說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