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七零五章 牛輔新習慣(第2頁)


但是對於西涼兵則不太一樣,西涼兵是有點像金字塔的結構,或者說有點像遊牧民族的結構,小兵頭依附大兵頭,大的兵頭依附更大的將領,然後還有一部分的羌族胡人作為各層級兵頭的附庸,如此一層層往上,而董卓這是這個架構當中最大的那個……

在西北一波一波的羌族叛亂中,那些叛亂將領和部下的關係也是如出一轍。

漢靈帝時期,羌人叛亂一撥一撥的被平定下去,可是叛亂一股一股的再起來。叛亂的首領換了一個又一個,可是那股羌亂就是不能完全平定下去。

西域那一股羌人叛亂,領頭的多還是漢人,走馬燈似的,先後換了北宮伯玉、邊章、李文侯、王國、閻忠、韓遂、馬騰,真是走馬的將軍鐵打的叛軍。

同是出自西涼的董卓涼州軍團,生存邏輯也是一模一樣的。不僅如此,在西涼軍團當中也有不少的羌族的胡人,這些胡人也沒有覺得跟著漢人翻過身來去打西羌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面,追隨強大者,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

就像是牛輔,手下也有羌族的附庸,攴胡赤兒。

攴胡赤兒沒名沒姓,因為原本他的出身是河西月支胡的其中的一支,加上頭髮鬍鬚皆為赤色,因此便被人稱之為攴胡赤兒,叫得多了,便乾脆以此為姓名了。

牛輔坐在中軍大帳之內,捏著兵符沉吟不語。虎形的兵符因為長時間被牛輔捏著摩挲,表面上已經是極其光滑了……



不知道為什麼,牛輔最近不管做什麼,兵符都不離身,整天捏來捏去不停,不僅如此,還特意讓人將鈇鑕拿到了大帳之內,置放到了案几一側,著實令人費解。

牛輔真的挺頭疼的,河東並沒有像他想象當中的擁有那麼多糧草,據那些被攻破的小塢堡之內的人宣稱,其實一開始是有一些的,但是後來……

朝廷徵調了一批,那個什麼斐潛又搞走了一批,然後自然是沒有多少了,要不是去年秋收了一些,說不定塢堡之內都沒有多少的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