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四三三章 奪一線之機(第2頁)


斐潛輕輕的一拍手掌,說道:“單于果然聰慧……但是這個並不是問題的重點,而是‘妻後母、報寡嫂’……”

成帝建始二年,呼韓邪單于亡故,其子雕陶莫皋繼位為復株累單于,復妻其後母王昭君。後漢書當中記載:“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勒令從胡俗,遂復為後單于閼氏焉。”

“……這有什麼問題麼?女人就是一種財產,難道還任其改嫁?”於扶羅不太能夠理解。

公元前3世紀前後,匈奴人登上了歷史舞臺。這時正值原始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社會時期,氏族社會的各種風俗習慣,仍有許多的遺留。

蒸母、報嫂的風俗,就是其中之一。

在匈奴人的觀念裡,嫁入本氏族的女子,仍是以氏族對氏族,而不是以個人對個人。女子嫁到夫家,她不僅屬於夫家的一個家庭成員,同時也屬於夫家氏族中的每一個氏族成員。

如果夫死之後,妻若改嫁,其勢不僅脫離夫家,而且也脫離夫家的氏族。

為了把她們約束在本氏族之中,除生母外,全由兒子或兄弟繼承她們的婚姻關係,使她們不能脫離夫家的氏族共同體而單獨採取個人行動。

斐潛說道:“如果一棵樹,原先的主支不慎折斷了,那麼這個主支只要還存有芽苗,還有陽光雨露,那麼還是有可能會繼續向上生長,但是現在這個幼苗連陽光雨露在內的一切都沒了,還能成長為主支麼?”

“……”於扶羅沉默。

斐潛繼續說道:“除了幾個單于年老,傳位於壯年的兒子的,整個兵馬權勢得以全部傳承的……其他那些子嗣尚幼的,有哪些……嗯,直接說吧,有幾個能活長久的?”

雖然話說得很簡單,但是卻像濃濃的一團黑暗一樣,立刻爬上了於扶羅的臉龐。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習俗,所以氏族內支持誰都行,反正是兄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習俗,所以氏族裡面長老的話就顯得很重要;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習俗,所以當單于坐上了大位之後,說反了也就反了……是吧?單于?”斐潛輕描淡寫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