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769章功過之說(第2頁)

是不是跟大漢當下很相似?

此外,作為華夏基礎版圖的奠基者,帝辛功不可沒。

周王朝的分封,其實更多的是守舊,而被黑成翔的商朝,反而是一部商人與周邊民族的戰爭史。商朝一直都在開疆闢土,其中功勞最大的就是帝辛。在紂王期間,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長江流域也是在帝辛時期,成為了中原文明下的一員。

只不過是紂王帝辛戰爭太頻繁了,導致國內負擔過重,和後來的楊廣有些相似。

不僅是周王黑紂王,在後世之中,黑紂王最兇的,當然是封神演義,這本書一出,就算是將紂王蓋棺定論了。

雖然說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敗者的歷史多是由勝者寫的,但是從周王開始,確實給後面的統治者帶歪了路。

從古到今每一個顛覆者在打倒對手之前,都會為自己的行為尋找一個合適的藉口,然後絞盡腦汁要說現任的種種不好。所以周王比任何人都想妖魔化帝辛。在起兵滅商之處,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是有道伐無道,他翻遍了帝辛的祖宗八輩,最後連鬼神的主意都想到了,最後才給紂王帝辛羅列了六條罪狀……

這種習慣,就算是到了後世,在斐潛任職的公司之中,依舊存在。

新一任領導者一來,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否決上一任的措施,即便是表面上說一些上一任的好話的,表示自己會繼承和發揚什麼的,但是很快就會發現其實上一任做的事情,很快就被當前這一任的領導者給撤銷和推翻了。

原本開拓進行了一半,甚至即將成功的分部被裁,人員被調動,然後所有前期的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等等全數打水漂,裁撤的理由千萬條,但是實際上真實原因只有一個,這是上一任的功勳,而不是現在這一任的。

浪費?

誰在乎?

就連周王都覺得自己攻下了商,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趕快將四周的諸侯一分封,表示大家都不要搶啊,我只要這一塊,其他的你們都拿走,將原本更早會形成大一統的華夏,生生給拖了八百年。所以若是這麼一算,從周王討伐紂王開始,這種抹黑上一任的習慣,導致了華夏幾千年的重複建設,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因此,這個黑上任的習慣,真的不怎麼樣。

魯迅不是說了麼,要拿來主義,然後還有一個被星星星的屏蔽了名字的人,說了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斐潛覺得,這個黑上任的習慣,就是糟粕。

如今斐潛標明的態度,就是呂布開拓西域有功,這個功勳就是呂布的,不能因為他當下在西域之中的混亂作為,就表示西域的功勳沒呂布的什麼事了……

一碼歸一碼,對事不對人。

可以用功勳減免,當然就要承認這個功勳才是,如果連功勳都否決了,抹消了,又何來減免之說?

這其中蘊含的意思,在場的三人都是清楚。

但是在場的三人,並不是都支持斐潛。

『如此一來,居功自傲,為非作歹者眾也。』荀攸不由得皺著眉頭說道,『八議之闢,多有不妥,主公若以此論,恐有後患。臣以為不妥。』

龐統說道:『主公所言,並非八議,乃軍功耳!』

『僅限軍功?』荀攸愣了一下,但是依舊是搖頭說道,『依舊不妥。今日僅限軍功,明日就可能又是加增,日復一日之下,屆時無罪不可免,律法也就成為空談……』

荀攸所言,也確實是如此。

華夏也是有這樣的習慣。上頭說開一個口子,下頭就敢直接挖出一個三室一廳來。斐潛說軍功可以抵消罪責,說不得過幾年全數人,連自家還沒出生的嬰兒身上都會有了『軍功』……

賈詡也是點頭,他也不同意將功抵罪。

偷雞摸狗順手牽羊渾水摸魚什麼的,這一類的計策,賈詡最熟悉了,所以他最能明白如果說這樣的口子一開,就會有什麼樣子的人冒出來,說不得到時候連三歲孩子身上都能有幾十個殺敵取首級的功勳!

就像是後世什麼文學家的孩子幾歲就能出詩集,小學生都能發表癌症醫學論文一樣……

到時一查起來,就表示說自己是太愛孩子了,出了一些小紕漏。

愛孩子有錯麼?

不是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麼?

連自己的孩子都不愛的人,怎麼能去愛其他人的孩子呢?對吧?然後還可以哭著喊著表示自己小孩是無辜的,是無知者,所以應當無罪!

這樣的問題確實讓人很噁心,也很頭疼。

龐統不由得皺眉起來。龐統是理解斐潛要進行改良的想法的,但是當下他也和荀攸、賈詡一樣明白這樣的律令發佈之後,可能會引起的麻煩,所以他一時也有些犯難,不知道應該怎麼說。

斐潛呵呵笑了笑,『犬子寫了篇四地之論,尚可一觀……不過犬子之前寫得就是狗屁不通了……那麼我應該是罵,還是應獎?』

三人皆是一愣。

斐潛意味深長的說道:『天下之人,皆知不可因噎廢食,可是為何常做因噎廢食之舉呢?既有噎食之險,就治噎食之弊即可,豈能因此而絕食之?』

害怕解決當下的問題會產生新的問題,所以連當下的問題也不去動,不去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