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飛龍(第2頁)

  “飛龍的攻擊來自於在它體內繁殖的刃蟲,在攻擊時刃蟲會團成一團從飛龍的尾部被噴出,刃蟲身長10-15釐米,體寬5-6.5釐米,類似於節肢生物,全身共13節,灰褐色,頭部具1對線狀觸角;胸部8節,各節具1對足,腹部具7對腹足,尾節末端為兩個片狀突起。

  不同於蟲族地面部隊追求高防禦的進化,刃蟲的鱗片是中空的且易碎,在鱗片中充滿了刃蟲體內特有的一種寄生真菌。

  被飛龍從尾部噴出去的刃蟲在高速移動下撞擊到目標會造成撞擊面的鱗片破碎,大量寄生真菌的孢子從破碎的鱗片中被釋放出來,它們會寄生在已知的任何物質上,並以該物質為食為自身發育提供能量。

  這種寄生真菌的發育速度極快,大量菌絲會破壞被寄生物的物理結構,通常刃蟲一片鱗片裡蘊含的孢子,在30秒內可以讓一塊5cm厚,80*80mm的合金裝甲徹底報廢。

  萬幸的是這種真菌的存活時間只有一分鐘,且沒有辦法自身繁殖,不然恐怕人類和蟲族都將消失在這個世界。

  而這個時候的刃蟲並沒有結束,它會藉助自身組織的彈性彈射到周圍其他單位上,再次依靠鱗片中的真菌對周圍的單位進行寄生破壞。

  這種行為一直到刃蟲全身的鱗片全部破碎了才會停下來,失去了全身鱗片的刃蟲體表會分泌出大量粘液,將刃蟲的身體緊緊黏在最後接觸的物體上,然後刃蟲就會自爆釋放出大量腐蝕性的液體,輻射範圍可達到半徑1.5米。

  最重要的一點是,刃蟲後續的反彈的角度是隨機的,依靠當時接觸面的角度和刃蟲本身肌肉發力的方向,完全無法進行預判。”大風小說網

  易雪僅花費了1秒的時間就在星網上找到了關於飛龍的全部資料,並把它們彙總後報告了出來。

  “另外還有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比如飛龍並非是通過幼蟲發育出來的,而是刺蛇經過二次進化後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