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七章 不用秦制的人,只能維持一個相對失敗的國家(第2頁)

 這種條件下,當地農業水平自然也低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糧食收種比常年停留在1∶2到1∶4的水平。寫成唐詩,就是“春種一粒粟,秋收兩顆子”,真餓死了可能才是正常情況……

 別說平民,連貴族都儘可能不想在島上待,因為那裡的物質條件一直過於窮酸。當年,基輔大公“智者”雅羅斯拉夫執政的時候,曾經安排公主與英格蘭聯姻。不過老大公一直關心女兒的狀況,後來還專門寫信給她,說英格蘭的伙食似乎很糟糕,問她能否習慣。能讓羅斯人都覺得吃的太差,可見當時那邊是個什麼鬼情況。

 所以,要提高農業的水平,首要的就是傳播知識。曆法也是這些知識中的一部分。

 像現在這個村子,最重要的地方就是教堂和學堂。這裡不止是舉行祭祀和教育小孩,也是傳播各種重要知識的場所。

 自古以來,地方官員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勸農”。所謂勸農,不止是獎勵和督促種田,很大一部分工作內容,是宣稱朝廷政策,推廣效率更高的農業技術。因為哪怕有先進技術,如果無法普及也是沒有用的。而只靠民間自發傳播的話,推廣的速度會非常遲緩。所以,官府必須主動介入,進行宣傳和教授。

 哪怕是制度鬆弛的元朝,都有《通制條格》之類的官方文件,規定農田、水利、樹藝、漁畜、教育等各種農業政策和規範,寫明各種作物應該怎麼種、種多少合適之類的事項,連如何搭配的問題,都要細緻地進行籌劃和規定。哪怕缺乏對基層的管理能力,這些事情也不能不做,因為在傳統意識裡,這就是朝廷應該做的事情。你不做,那就可能有別人來做了……

 當然,想要真正落實這些,切實提高農業的效率,就確實需要一個有力的執行體系了。更直白地說,朝廷需要能穩定地管理到地方,而且影響力越深入基層,越能把這些技術貫徹下去,就越能提高效率。

 在古典時代,還需要極限動員的時候,這些規定就更加細緻。秦國的法令裡,連一塊田地播種時,不同作物各自要多少種子,官府都有明確的數據,要求民眾儘量遵守。

 當然,這種方式,對朝廷和官吏的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放在地中海這邊,就想都別想了。

 英格蘭人後來甚至總結出了一個奇怪的結論,認為應該主動推動兼併,這樣,有錢有地的大地主才能進行集中管理,有條件採用更好的器械,推行技術革新。

 但實際上,推行技術革新,管理當地農業,本來是官府的工作。農戶無力採購的牲畜和農具,也是官府租借乃至直接下發的。這都是戰國時代就有的政策,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學不會。而常年把官府的工作丟給貴族和豪紳,結果可想而知。

 到了21世紀,英格蘭人終於能做到1∶30的小麥收種比,達到漢朝樣板田的水平了……

 哪怕考慮到地理問題,能混到這種份上,也只能說,這幫人實在是菜到離譜了。說到底,還是官府制度出了大問題,一直以來,就沒有建立過一個秦漢式政權的經驗。這種非常失敗的結果,也是缺少秦制導致的。

 因為一個制度或者政策,說得再好聽,也得有落實的能力的才行。在這方面,秦漢自己都有缺陷,實際表現比理論設計差了很多,更何況那些連理論都沒有的地方。

 比如曆法,制定好之後,皇帝一般會下令天下頒行。但這年頭沒有廣播也沒有網絡,到底怎麼頒行,讓大家都知道,就是個最基本的問題。

 當年朱元璋稱吳王的時候,劉伯溫等人就進獻——或者說抄了份《授時歷》給他,這就是最早的《大統歷》。一開始,朱元璋命人進行印刷,只收工本費,出售給百姓。後來北伐的時候,朱元璋覺得哪怕這樣都太貴了,索性宣佈不要錢了,直接白送。

 就這樣,《大統歷》隨著北伐軍隊,迅速深入民間。雖然和元朝的歷法其實就是一個東西,但元朝的歷法發不下來,他這個卻能發下來,結果是新曆法立刻受到了北方平民和基層文人的歡迎,在和曆法相關的“正朔”問題上,直接搶佔了優勢。這個合法性爭奪的背後,其實就是元明兩個政權,執行能力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