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到下午醒 作品

第二十六章:張良:信陵君?兄可取而代之!(求追讀!)(第3頁)


 “族兄,良此來,有一事相求。”


 “嗯。”張機眉頭微蹙,但還是認可了這個稱呼,點了點頭示意張良繼續說下去。


 “良想請族兄,出山相助。”


 張良沒有直起身子,而是繼續彎著腰,保持著下拜的姿勢。


 他和韓非的目的是相同的,卻也是不同的。


 韓非是希望張機加入“流沙”,與韓非一同重建一個嶄新的韓國,而張良的目的是希望張機出仕為官?


 “我一介無用之人,並無力挽狂瀾之力,出仕韓廷又有何用?”


 張機皺著眉頭,他不明白張良在想什麼。


 以他和韓非的摯友關係,應該早就知道自己拒絕過韓非。而他連流沙都不願意加入,又怎麼可能出仕這個腐朽的韓國和昏庸無能的韓王?


 “不,良並非是請族兄出仕韓廷,而是這山東六國!”


 “昔日蘇秦配六國相印,懾服強秦十五年不敢東出函谷。信陵君亦率五國聯軍,將強秦打退回函谷關內。如今……信陵君垂垂老矣!”張良抬起頭,他的眼睛炯炯有神,透著不世天才的不羈與傲然,聲音嘹亮充滿激情和活力,“族中執掌仁道之劍湛盧,信義自不必說,山東列國君王皆會認可族兄!”


 “如是!兄可取而代之,任合縱長,統帥五國聯軍以抗強秦!”


 (3091字)


 ………………………………………………………………………………………………………………………………………


 ps1:張儀和張良這遠親關係倒真不是作者杜撰的,而是根據各種古籍記載的文字寫出來的。而無論是城父張氏還是安邑張氏,都曾有先祖去清陽的宗廟祭祀。


 另外,張氏先祖是黃帝的第幾個兒子記載倒是有所不同,主流是老四或者老五。


 春秋時期的《周易·繫辭下》說:“(黃帝)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


 先秦時期史官修撰的記載上古帝王、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傳承的史籍《世本》中記載“揮作弓,牟夷作矢。宋忠注曰,揮黃帝子”;


 東漢應劭《風俗通·姓氏篇》曰:“張氏,黃帝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


 唐燕國公張說所撰《唐贈丹州刺史先府君神道碑》有“張祖曰揮,帝軒(軒轅)之胤,肇勳弦木,錫姓上矣”;


 始修於唐代長慶四年的巴縣雲篆山石馬鄉《張氏族譜》中講:“張本姓姬,出自軒轅黃帝第五子也。三妃彤魚氏(青陽)生揮,始造弓矢,正主祀弧星,賜姓張。”


 ps2:炒茶源於明代,明以前的茶大多是當作菜一樣,放點肉和別的蔬菜然後撒點鹽就著茶葉煮一下,是當點心吃的,所以那時候一直叫作吃茶,而不是喝茶。然而《秦時明月》的世界嘛,你們懂得,所以……就別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