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三百零二章:百舸爭流(第2頁)

    “大哥放心,漢中府內的事情我都督促著的。”

    陳功面色微肅,對於陳望吩咐下來的事情,他從來都是堅定不移的去執行。

    陳望微微頷首,心神也放鬆下來不少。

    按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十三年的旱情對於他掌握的地帶起不了多少的影響。

    不過對於普通的百姓民眾來說,仍然是一場災難。

    但是這對於陳望來說卻是一場機遇,一場將這些災民難民全都吸納入內的機遇。

    今年河南的災荒,有大量的河南的災民湧入了鄖襄境內,其中有不少通過鄖陽府也進入了漢中府的境內。

    這些從河南流入漢中府內的災民,有很多都被杜武剛留在了興安千戶所內,杜武剛做的這些事情自然也是陳望的授意。

    興安守禦千戶所因為吸納了那些無主的田地,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地廣人少,很多的田畝無人耕種。

    “鄖陽北部的事情很快就會傳到楊嗣昌的耳中,他讓我統管漢中、鄖陽兩地,如今鄖陽北部生亂,我必然要提兵北上給出一個交代。”

    “我領兵北上的時候,你領兵繼續留守在興安,替我掌控漢中府內一衛兩所。”

    對於未來的發展,陳望早在南下之時便已經是籌劃好了一切。

    “南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如今的情況和歷史上原本進程已經出現了較大的分歧。

    張獻忠沒有攻破白土關,也沒有進入到興安境內,所以他進入四川路線因此變長,進度比起歷史上要落後不少。

    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合兵進入四川之後,不久便分道揚鑣。

    張獻忠帶領精銳嫡系兵馬繞巫山、過奉節、經由雲陽直馳夔州府西部。

    川東此時因為接連被楊嗣昌抽調兵力,兵力空虛不足。

    張獻忠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擊破川兵的佈防,川東的軍兵只能是保守大城堅守不出。

    而羅汝才則是抓住了空襲,帶領兵馬通過了沒有設防的巫山以東,直奔荊州府的巴東而去。

    楊嗣昌早先命令邵捷春阻止流寇東入荊州府,但是邵捷春為守川東,卻並沒有奉令。

    當時依照朝廷法令,丟失城池,巡撫就要獲罪。

    楊嗣昌的計劃是主動讓賊兵進入四川,以四川為牢,鉗制流寇。

    這對於楊嗣昌來說確實有利,但是對於在邵捷春看來,這個四川巡撫來說,一旦流寇連破城池,造成殺戮,他這個新上任的四川巡撫便要因此丟官去職。

    邵捷春不聽號令直接導致了羅汝才轉道進入荊州府內。

    此時的荊州府中,明軍只剩下了楊世恩、羅安邦兩營剛過四千的兵馬。

    這些都是十一月上旬從南方送來的情報。

    陳望這段時間一直忙於整編部隊,還有處理漢中府內部的事務,分心無暇。

    所以讓陳功幫忙注意著南方的情況。

    “十一月中旬之時,羅汝才轉道進入荊州府內,大掠巴東,盡殺當地士紳。”

    “最新塘報,羅汝才已領大兵進抵興山,遠安一帶,佔山為營,劃地為壘,兵鋒直指夷陵。”

    “興山?”

    陳望雙目微凝,如今荊州府的情況和歷史上相差不大。

    羅汝才領兵挺進荊州府,楊嗣昌命令湖廣副總兵楊世恩及荊門守將羅安邦領兵救援。

    只不過此時羅汝才的身旁並沒有惠登相在。

    惠登相歷史上幾經反叛,但是因為自己的介入,如今的惠登相老老實實的沒有反叛,甚至還跟著北上勤王,後面和陝西的兵馬一起返回陝西,並沒有和羅汝才一起反叛。

    現如今惠登相正在鄭崇儉的手底下任職,跟隨著鄭崇檢一起平剿河南的動亂。

    羅汝才這一次沒有惠登相的助力,但是恐怕還是能夠擊敗楊世恩和羅安邦。

    畢竟楊世恩和羅安邦兩人的麾下的兵馬只有四千,終究還是太少。

    他們沒有半點的可能擋住羅汝才。

    “張獻忠現在在什麼地方?”

    羅汝才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盤踞在荊州府內,所以現在羅汝才並不重要。

    比起羅汝才,陳望更關心的是張獻忠如今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