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二百六十章:關內關外(第2頁)

    農民起義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燃燒了起來。

    而這一次,烽火……將會席捲整個天下……

    ……

    陳望抬起了頭,目視著就站在身前的曹文詔。

    此時他的腦海之中一片清明,就在剛剛,曹文詔所說的話,其中一句蘊含了很多別樣的信息。

    熊文燦私下上的書,怎麼會被曹文詔知道?

    曹文詔的地位很高,但是他終究是武將,怎麼可能知曉這麼隱秘的事情。

    熊文燦私下上書,要麼是給皇上,要麼便是給楊嗣昌。

    身為總督有密奏之權,但是熊文燦急於捂住蓋子,怎麼可能還會將這件事主動報告給崇禎。

    熊文燦想要捂住蓋子,穩住局勢,那麼必然是首先傳信給楊嗣昌。

    楊嗣昌是熊文燦的舉薦人,熊文燦是因為楊嗣昌的舉薦才有資格成為南方五省的軍務總理。

    出了這麼大的問題,熊文燦自己無法解決,自然是隻能傳書給楊嗣昌。

    熊文燦傳遞給楊嗣昌的私信,怎麼可能會被曹文詔知曉?

    曹文詔的神色一如既往沒有絲毫的變化。

    從曹文詔的臉上,陳望沒有得到任何的信息。

    “南方的蓋子不可能捂住,遲早要被掀開。”

    “建奴此番入寇,皇上詔發各地精兵勤王,南方五省也因此空虛,一旦南方有變,必然要調勤王兵馬南下平叛。”

    “南方的爛攤子總得要有人收拾……”

    曹文詔走到近前,伸出了手,替陳望撣去了氅衣上的風雪。

    “北方不是善地,你去南方,比留在北方有用的多……”

    ……

    正月的京師,仍舊處於風雪的籠罩之中。

    建奴在濟南被逼退的消息短暫的使得京師內外的百姓振奮了一下,隨後便又恢復了緊張的氛圍。

    因為建奴在濟南退卻後,選擇的是轉道向北。

    也就說是此時大隊的建奴正向著京師所在的方向緩緩壓來,雖然建奴接連受挫,再度進攻京師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也不得不防。

    這些時日,京師的防備一日比一日森嚴。

    讓京師百姓感到安心的是,不久之前有一支經由山西千里迢迢馳援而來的秦軍,抵達了京師的近郊。

    前不久才聽聞另外一支秦軍在北直隸和濟南連敗秦軍,因此對於這支到來的秦軍京師的百姓也報以了厚望。

    冷清的大道之上,一輛馬車在數十名甲騎的護衛之下緩緩而行。

    車輪碾過道路發出的聲響在寂靜的深夜之中傳播的極遠,在接觸到冰冷的牆壁之後又回傳而來,顯得極為空幽,給原本就陰森的氛圍更添了幾分恐怖。

    楊嗣昌放下了車廂的窗簾,收回了目光。

    “熊文燦那邊,情況如何了?”

    楊嗣昌的神色清冷,開口詢問道。

    “張獻忠和羅汝才兩部尾大難掉,南方兵少,又無藉口,熊文燦暫時不敢輕舉妄動。”

    車廂之中,除去楊嗣昌之外,陳新甲也坐在其中。

    他們兩人剛剛從皇宮出來,因為建奴北上的緣故,一直在平臺回答崇禎的問題。

    南方的事情對於陳新甲來說並不算秘密,其中的內情他都知曉。

    畢竟他也算是楊嗣昌的親信,是受了楊嗣昌的舉薦才有如今的官位。

    “左良玉、龍在田不是在熊文燦的麾下嗎?”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左良玉麾下兵馬眾多,龍在田也是悍將,他熊文燦麾下還有其他的兵馬,怎麼這麼長的時間,還拿不下張獻忠和羅汝才?!”

    楊嗣昌有些慍怒,冷聲問道。

    熊文燦違揹他的意思,主張招撫。

    當初張獻忠和羅汝才之所以投降,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後繼不足,糧草短缺,攻城略地難以奏效,包圍網逐漸的縮小,他們已經是退無可退,被消滅只是遲早的事情。

    招撫雖然不好,但是不能算是一步錯棋,但是招撫了之後不去管理就是最大的錯棋了。

    熊文燦此前一直避重就輕,上報而來的都是利好的消息,而當時北方和朝堂之上的眾多事務分去了楊嗣昌的心神,因此也就沒有再督促南方的情況。

    但是現在熊文燦卻是上報,張獻忠和羅汝才狼子野心,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再度叛降,已經無法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