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二百三十五章:公煮為糧(第2頁)

 “若無明公,我等三府早已為流寇所害,怎麼會有這麼多年太平安定的時日。”

 “如今建奴南下大肆擄掠,已經侵入三府,我等雖然憤恨不已,然有心殺賊,卻是苦於無人統領。”

 “建奴有大軍數萬,明公如今卻是勢單力薄,孤立無助。”

 “草民,懇請明公移軍廣平,召集義師。三府子弟聞聽明公到來,必然蜂擁而來,裹糧想從,也能為明公增添助力,不至於獨面建奴。”

 帳外,狂風呼嘯。

 帳內,燭火搖曳。

 盧象升的身形隨著搖曳的燭火不斷的變幻著,臉上的神色因為陰影而使得人難以看清。

 氣氛沉默的可怕……

 不知道過了多久。

 盧象升緩走下首座,扶起了跪在地上的楊齊,嘆聲道。

 “我盧象升何德何能,能為三府父老如此掛念。”

 “大敵西衝,援師東隔,但即便如此,面對建奴肆虐,我身為督撫,又如何能夠置身事外?”

 “更何況此事為朝廷命令,怎可違逆?”

 盧象升扶起楊齊,向後退了一步,搖頭道。

 “三府父老之請求,請恕我拒絕。”

 “如今我麾下只有疲卒八千,已入建奴彀中,孤而無援,食盡力窮,旦夕死矣,前往廣平,只不過白白連累三府的百姓與我共同受罪。”

 “大威,派遣一隊騎卒,送楊老先生返回廣平府……”

 盧象升沒有給楊齊拒絕的機會,直接向著虎大威下了命令。

 楊齊還想再說,但是看到盧象升的神情,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任何勸說的話來。

 虎大威站起了身來,帶著楊齊向著帳外走去。

 虎大威離去之後,帳中又再度恢復了寧靜。

 盧象升重新坐回了上首。

 杜文煥和楊國柱兩人至始至終都沒有言語,只是靜靜的坐在坐椅之上。

 不過盧象升並沒有打算繼續再沉默下去。

 “鉅鹿是死地,你們沒有必要跟著我去往死地……”

 “你們若是想走,現在是最後的機會,我可以給你們一封軍令,你們去往廣平,去守廣平。”

 盧象升沒有抬頭,坐在下首的杜文煥和楊國柱兩人也仍舊是沉默不語。

 “你們跟著我從邊鎮一路到京師,又從京師一路到南宮,已是仁至義盡,我心中清楚,不會怪罪。”

 盧象升抬起了手,揮了一揮。

 “你們先回本營吧,我已經簽好了軍令讓人送到了你們的帳中,若是想走,明日平旦之時拔營往東,不要再回來了……”

 杜文煥和楊國柱兩人目視著坐在上首盧象升,盧象升的話音落下,但是兩人卻都沒有動作,沒有離帳。

 “走吧。”

 等到盧象升再度開口,杜文煥才先一步緩緩的站了起來,而後楊國柱也站了起來。

 兩人向著盧象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而後面對著盧象升,緩緩的向後退出了營帳。

 帳簾放下,盧象升也終於是抬起了頭。

 聽著外面呼嘯的風吼聲,盧象升的心緒也隨著不斷的飄動。

 沒有人清楚他如今的處境,杜文煥不清楚,楊國柱不清楚,虎大威也不清楚……

 虎大威那邊,等到他回來,再讓他做出決定。

 現在要他死的人,並非只有建奴……還有楊嗣昌……

 現在盧象升已經將一切都全部想明白了。

 從他重新領下了督撫的職責,在平臺言說主戰之時他的結局便已經註定。

 建奴一路南下大肆劫掠,兵臨京師,遍鞣京畿,流毒千里,總要有一個人來承擔這個責任。

 而他還和楊嗣昌針鋒相對,因此也遭到了楊嗣昌毫不留情的打擊。

 楊嗣昌先是不斷的削弱了他麾下的軍隊,然後將各種各樣莫須有的罪名安插在他的頭頂。

 他兵部尚書的頭銜,已經被皇帝下旨奪取,現在是以侍郎銜督師,戴罪立功。

 明明是楊嗣昌派人斷了他的糧餉,分去了他麾下的軍兵,致使他沒有辦法馳援各地。

 但是朝廷裡面的公論,卻是他按兵不動,畏懼怯戰,坐視府縣淪落。

 孫承宗殉國的責任也被推到了他的身上,朝廷發來的詔令一封比一封嚴厲,甚至天子都發來了斥責的書信。

 所有的罪責現在都被推到了他的身上,各地府州失陷的罪名也是因為他,各地軍兵接連戰敗也是因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他。

 他領兵在外,備受掣肘,明明已經是盡心竭力,但是最終卻要他揹負這些莫須有的罪責。

 盧象升此時心中一片冰寒,身上披著披風並不能給他帶來絲毫的暖意,因為寒意是從心底傳來,隱藏於脈絡之中,而非是外界的冰寒。

 按兵不動,那麼就坐實了自己畏戰不前,坐視地方淪陷的罪名。

 等到建奴出關,他便是歷史的罪人,國家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