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五十章:闖軍(第2頁)

  擺出巨大的聲勢,他們於城東十三里外的一處高地之上紮下了軍營。

  過了兩日的時間,到了三月十日的午時。

  高迎祥的主力大軍出現在了興安城的城外。

  官道之上隊列蜿蜒,軍馬密集,綿延無際。

  如果從高空看下去,興安城外的官道之上盡皆佈滿了裹著灰色頭巾的軍兵。

  不同於普通的亂哄哄的流寇,這些軍兵在行進之中出奇的沉默。

  一眾軍兵列陣而行,一杆杆被其抗在肩上的長槍。

  無數長槍匯聚在一起宛如鋼鐵鑄就的森林,槍尖斜指,在陽光之下泛出點點寒芒,攝人心魄。

  大軍浩浩蕩蕩,宛如奔騰怒號的黃河之水一般,兇猛暴戾。

  肩扛著長槍的闖軍步隊滾滾向前,很快便在興安城外的原野之上匯聚成了一片片綿綿無際的槍戟之林。

  前陣的闖軍步隊已經鋪滿了整個正面,而後方的闖軍大隊還好像無窮無盡一般,自遠方的地平線之上不斷的湧來。

  即便遠在三里之外,但是自闖軍的隊列所散發出的肅殺之氣仍是撲面而來,

  感受這撲面而來的壓力,東關之上一眾民兵皆是面色蒼白戰戰兢兢。

  陳望向著左右看去,城牆之上他麾下的一眾的軍兵神色各異。

  跟隨著他一路征戰而來的老兵雖然有面帶些許懼意的人,但是他們的目光卻沒有多少的動搖。

  而那些新募的軍兵之中大部分人的都臉色難堪,難掩畏懼之色。

  有渾身顫抖者,有低頭垂首者,有呼吸急促者。

  但也止步於此,他們仍然站在崗位之上,沒有人敢擅動。

  但是城牆之上的一眾民兵卻是畏懼不已,一個個皆是面色蒼白,有的忍不住小步向後退卻。

  上過戰場的民兵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那些被徵集而來的民壯。

  陳望沒有下達什麼軍令來做出應對,戰場就是是最好的練兵場。

  守城戰不比野戰,闖軍就是再強,他們也沒有辦法飛過城牆直接進入城中。

  闖軍遠道而來根本就沒有多少的攻城器械,就是最為簡陋的雲梯都要製作很久。

  在明末起義的初期,農民軍攻城採用的方法都是最笨和最簡單的方法。

  一是雲梯,二是地道,他們連攻城車都沒有。

  這裡是雲梯還不是那種大型的可以裝載大量軍兵,甚至梯身還帶著倒鉤的攻城雲梯,而是那種最為簡單的長木梯,竹梯。

  明末之時記錄流寇攻城,很多時候都出現過“雲梯穴地百道並進”。

  聽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就是蟻附攻城,拿著人命去堆,拿著人命去填。

  亂世之中,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

  密密麻麻的闖軍恍若蝗群一般漫卷而來,先鋪滿了整個正面。

  但是當其鋪滿了整個正面之後,浪潮並沒有停止流動,

  浪流繼續湧動蔓延到城南,城北,宛如口袋一般將整個興安城裝入其中。

  陳望掃視著城外正在緩緩展開的大部闖軍,在經歷了短暫的失神之後,他已經是恢復了平常的心態。

  闖軍流寇之中將軍官稱為管隊、掌盤,雖然稱呼不同,但實際上和明軍的軍制相差不多。

  不是按照營哨制改編,就是按照旗局制,所謂的管隊、掌盤等等稱號也在明軍之中有其對應的職位。

  在前期的時候,各地的流寇良莠不齊,編制雜亂。

  但是隨著大批的活不下去的明軍反叛加入之後,他們也逐漸開始了有了秩序,定下了編制,戰力也開始變得強悍了起來。

  闖軍更是其中的精銳,高迎祥採用的軍制就是延綏鎮鎮兵的軍制。

  最底層的單位為隊,每隊滿編十二人,設隊長一人,副隊兩人,配隊旗一面。

  城外闖軍陣中,密佈旌旗,根本難以勝數。

  粗略估算之下光是正面的闖軍旗幟數量就已經是超過了四千多面,也就是四五萬人數,掠過正面去南北的軍兵也不在少數。

  這還沒有算後續的人數,滯留在洵陽的人數就已經有了十多萬人。

  恐怕跟隨著高迎祥一起進入漢中府的人數會超過二十萬。

  “四城協防民壯已經全部安置妥當,每營三千人,共分十營,循環協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