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五章:凱歌(第2頁)

  鳳凰山橫亙東西,漢江、月河分流其間,除月河川道兩側地勢平坦,大部分為淺山丘陵頗為崎嶇,難以行走。

  漢陰縣名,始於唐朝至德二年,時治所設漢江南岸,山南為陽,水南為陰,故名漢陰。

  宋朝之時漢陰縣城被遷至月河的北岸,雖處陽地,但是仍稱漢陰,寓意陰陽和諧。

  漢陰城居兩山之川中段,城南有鳳凰山、北有臥龍崗、東有麒麟溝、西有觀音河。

  有寓意:“前望鳳凰飛九天,後倚龍崗做靠山,左膀麒麟呈祥瑞,右臂觀音護平安。”

  只是寓意再如何的美好,也無力抵擋天災人禍的侵襲。

  就在前不久大量的流寇自漢陰境內路過,周邊的鄉鎮皆是遭到不同程度的劫掠。

  雖然有提前的警示,除了少數被攻破的鎮寨外,大部分的鄉民都躲過了一劫,保全了性命。

  但是他們的房舍農田卻是沒有辦法保全,那些流寇過境之後將一切所能毀壞的全都付之一炬,也帶走了他們所能帶走的所有東西。

  漢陰城東十七里,官道的南側,陳望騎乘著戰馬佇立在一座已經被燒成了廢墟的小鎮之前。

  空氣之中充斥著腐敗的惡臭,低矮的鎮牆已經是被毀壞的不成了樣子,鎮內鎮外的土地上大多都已是焦黑一片。

  一眾軍兵站立在官道之上,他們的目光和陳望一樣都看著小鎮的方向。

  沒有人說話,沒有人移動,所有人都是沉默不語,靜靜的站在原地。

  就在他們的身前不遠處,鎮外的大樹之上,懸掛著一具又一具正在腐敗的屍體,宛如柳樹垂下的柳條一般。

  陳望回過頭,目光從身側眾人的臉上一閃而過。

  跟隨在他身側的一眾甲騎,大部分都是陳胡兩氏的青壯,還有一部分則是原先遼騎之中的好手。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他們的眼眸之中都沒有絲毫的感情波動。

  這些事情根本無法在他們心中激起任何的波瀾,在遼東、在戰場之上他們見過比這更要殘忍十倍,甚至百倍的場景。

  陳望的目光掠過了身側的一眾的甲騎看向官道。

  官道之上一眾軍兵在他的命令之下都已經停下了腳步。

  陳望的目光從官道之上的一眾軍兵臉上慢慢掃過,仔細的觀察每一個人臉上的表情。

  時間悄然流逝,陳望收回了目光,重新轉過了頭來。

  官道之上的一眾軍兵,他們的臉上表情各異,有恐懼的、有噁心的、有不忍的、有同情的。

  但是更多的,卻是漠然還有麻木……

  眾生百態,情緒萬千,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臉上帶著憤恨和悲慨。

  他們的臉上本應當都是憤慨。

  見到這些場景,他們心中應當是憤慨,應當有怒火。

  陳望沒有言語,他很清楚是為什麼。

  事不關己,自然高高掛起,別人的痛苦終究只是別人的痛苦。

  如今在他的麾下的這些軍兵,大部分人都是流寇之中的饑民,也就被裹挾的鄉民。

  他們其實其實並不想當兵,並不想打仗。

  他們想要回家,想要返回故里,繼續種地,或者是繼續做工。

  他們大部分人都沒有多少的志向,他們只想稅賦少一些,收成多一些,想要養家餬口,想要和家人團聚。ŴŴŴ.BiQuge.biz

  之所以現在還在當兵,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

  因為他們就算回去,他們的屋舍也已經被燒燬,他們的田地也種不出莊稼,他們也想不出辦法給官府還清積欠的稅賦。

  當兵打仗,不是為了什麼保家衛國、救濟斯民的崇高目標,他們只不過是因為活不下去,為了軍餉,為了吃上一口飽飯。

  什麼保家衛國,什麼救濟斯民,什麼修身治國齊天下的理想,距離他們太遠了,那是另外的一個世界的人應該想的事情。

  陳望重新將目光投向鎮外那一具又一具的屍體之上,內心一點一點的變得堅硬了起來。

  現在軍中的很多東西都需要改變,本質上他麾下的軍隊還是一支舊時代的軍隊,一支徹徹底底的封建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