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四十四章:崇禎九年、漢中參將(第2頁)

  他們一路走來,看到的場景全都是一片蕭條,滿目的瘡痍。

  看樣子,朝廷確實撐不了多久了……

  胡知禮面無表情,只是覺得迎來送往太過於麻煩,不過雖然麻煩,但是有些事情的步驟並不能少,至於反感倒是沒有多少。

  “言多有失,現在軍中魚龍混雜,小心隔牆有耳。”

  陳望輕瞄了一眼胡知義,拿起手旁的茶盞喝了一口水。

  雖然現在帳內帳外都是他麾下的親兵,但是小心總是無大錯。

  造反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一旦事洩,很多事情都將難以挽回。

  “東面現在情況如何?”

  陳望轉頭看向陳功,陳功是第一騎兵部的千總,偵察之類的工作自然是由他負責。

  西鄉縣的東面自然就是子午鎮和石泉縣,之前盧時就是向著石泉方向逃竄。

  聽到陳望詢問,陳功站起了身來,低下頭,彙報道。

  “盧時麾下如今又重新聚起不少兵丁,查有馬兵約五千餘人,盡皆騎馬,前些時日進攻子午鎮受挫,之後又轉而奔向繞風鋪,而後圍攻繞風鋪未果再度受挫。”

  “昨日午時經由繞風鋪,過石泉縣,走池河口,往方山關奔去,看樣子是想要突入漢陰,想要和在漢中東部的鑽天鷂會和。”

  “方山關幾次被流寇攻破已經是成了一片廢墟,漢陰城堅固流寇肯定攻不下來,但是流寇可以繞過城池……”

  陳望雙目微凝,凝視著放置在桌面之上的輿圖。

  漢中府因為其地形地貌的緣故,漢東地區的城市基本都是處於一條線上。

  從西鄉往東,重要的城鎮依次為子午鎮——繞風鋪——石泉城——池河口——方山關——漢陰城。

  原本有方山關在,只需要扼守住關口便可以隔斷漢中東部和漢中中部的聯繫。

  但是方山關本來就不如其他的關卡險峻,而流寇幾番突入漢中府,方山關被攻破後,流寇直接便將其付之一炬。

  流寇每攻破一座城池或者是關卡都會盡可能將其破壞殆盡,為的便是萬一之後需要再來不必要再繼續面對高牆大城。

  “紫陽有消息傳過來嗎?”

  陳望抬起頭,目光看向胡知禮。

  自己現在就屯兵西鄉城,有自己在後面威脅著,盧時必然不敢在一個地方太久。

  漢陰城遠比子午鎮、繞風鋪都要堅固,盧時連子午鎮和繞風鋪都攻不破,更加不可能攻破漢陰城。

  而且盧時現在麾下一共六七千人,就是想要躲入山林都不現實。

  盧時現在帶著人往方山關去,肯定不是要圍攻漢陰城。

  陳功將盧時現在的想法推算的八九不離十,盧時多半就是往興安所去,看能否和鑽天鷂會和。

  而現在漢中游擊周遇懋帶著麾下的營兵,還有徵集過來的漢中衛軍在紫陽和鑽天鷂王成鏖戰之中。

  紫陽城在興安所的西南面,如果盧時帶著軍隊越過了漢陰,一旦其抵達興安所後,周遇懋將面臨被兩面包夾的風險。

  周遇懋麾下營兵只有一千三百多人,協從衛軍和各地民兵雖有四千,但是衛軍和民兵也只有壯壯聲勢的作用,一旦陷入苦戰不幫倒忙就已經算是好了。

  “軍令處暫時還未收到紫陽傳來的消息。”

  胡知禮除了領著督導處和第二步兵部千總的差事之外,還負責軍令傳遞軍情往來。

  看到陳望的目光投來,當下也站起了身來,應答道。

  “不過算一下時日,周遇懋應該已經收到了我們傳遞的消息,只要他領兵退往了興安所,就算盧時和王成兩部合兵也構不成多少的威脅。”

  之前派去通知各縣各城的傳令兵,他們也都攜帶著向周遇懋傳達消息的命令。

  畢竟盧時是往東逃的,逃往興安所的可能極大,這些事情陳望一開始就早有預見。

  陳望目光凝重,為了保證消息能夠傳遞過去,他一共派了十多名傳信兵,想來應當是萬無一失。

  但是現在沒有準確的消息傳達而來,他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安。

  雖然因為三次戰勝的收穫讓陳望擁有大量的甲冑和兵備,但是陳望很清楚現在並不是驕傲自滿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