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八章:兵進子午!(第2頁)

  高迎祥將目光投向東北的方向。

  此時的子午道道路之上密密麻麻皆是攢動著的人頭和馬匹,馬蹄聲踏步聲猶如暴漲的河水一般不絕於耳。

  群山連綿,蒼茫地一直延伸到天的盡頭。

  霧氣纏繞于山嶺之間宛如白色薄紗一般,讓人難以看清山嶺的全貌。

  一切都是朦朦朧朧,一切都是隱隱約約,沒有人知道在那連綿的群山之中到底潛藏著什麼,也沒有人知道這條道路到底是生路……還是絕路……

  耳畔轟隆的腳步聲在高迎祥的耳畔迴響,但是他卻可以聽到自己胸腔之中心臟的跳動聲。

  他現在和三國之中的劉備有著同樣感受,一直以來都宛如是籠中之鳥,網中之魚。

  此戰若勝,便如蛟龍入海,鳥上青霄,從此天下之大任由其縱橫,再不受籠網羈絆。

  但是若敗……

  九年的風雨,九年的霜雪,九年的征戰,早已經讓高迎祥變得麻木,變得堅韌。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但這一次,高迎祥卻沒有辦法不去想那失敗的結果。

  千鈞的重擔的壓在他的肩膀之上,從崇禎元年到如今已經是過了整整九年的時間。

  一路而來為了求活,他犯下了無數的罪孽,犯下了無數的過錯……

  高迎祥握緊了手中的馬鞭,因為用力他的指節也不由的微微泛白。

  如今他將所有的籌碼都壓在賭桌之上,壓在了棋盤之上。

  他輸不起,也不能輸……

  高迎祥高昂著頭顱,遙望著東北的方向,眼神再次慢慢的變得堅定了起來,低聲呢喃道。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高迎祥神色堅定,眼神之中再無猶豫。

  事到如今,唯有一往無前!

  高迎祥最後回頭看了一眼官道旁側已經化為了丘墟的子午鎮,而後調轉了馬頭,再沒有了半分的遲疑,帶領著一眾親衛騎兵向著子午道的深處奔馳而去。

  ……

  崇禎九年七月五日。

  西安府、鄠縣南部明軍大營。

  此時的鄠縣南部已經聚集了八千多的兵馬,其中有三千人是孫傳庭募集的督標營營兵,還有兩千餘人則是固原鎮參將李遇春

  剩下的三千餘名軍兵則是各地衛所之中調遣而來的衛軍。

  中軍帳中氣氛沉默,孫傳庭神色陰沉,站立在沙盤之前,在他的周圍一眾軍將皆是低頭不語,眼觀鼻,鼻觀心。

  本來一共來的是四千多名衛軍,現在之所以只有兩千,是因為其中一半的老弱都被孫傳庭打發了回去。

  四千多人之中只有數百人甲仗齊備,還都是各軍校的家丁,其餘的衛軍全都是衣著襤褸,少有衣甲整齊者。

  就是連普通的紅笠軍帽都不能保證人手一頂,還有不少的老弱。

  孫傳庭看了一眼幾名站在帳中的衛軍軍官,不由的搖了搖頭。

  衛所孱弱這是大環境所導致的問題,雖然整頓了月餘見了些成效,但是終究是積弊日久,一時間還是改變這樣的情況。

  孫傳庭的目光向著左側看了一眼,此時站在他左側的人,正是參將李遇春。

  李遇春原先是奉命在慶陽府清剿著李闖殘黨,並且肩負著堵住李自成西逃路線的任務。

  但是事出緊急,孫傳庭動用巡撫的權力和洪承疇協商之後,將李遇春緊急調來。

  對於孫傳庭所說的闖軍很可能從通過子午谷北上襲取西安城的計劃,洪承疇其實感覺不太可能,但是他沒有拒絕孫傳庭的請求。

  孫傳庭是陝西巡撫,而且在朝中也有不小的影響,他的要求並不過分。

  李遇春部不過只有兩千軍兵,本身就是防止萬一李自成西逃留下的佈置,對於大局來說無關緊要,做個順水人情還可以徹底保障西安有何不好。

  “探馬回報,流寇有軍伍進入子午道內,流寇安排偵騎在前作為探查,難以查清流寇詳情,但遠望之時,望見棧道之中密密麻麻蜿蜒如蛇。”

  孫傳庭手持著長鞭,指著沙盤之上的子午道方向沉聲的說道。

  帳中眾將聞聽孫傳庭的言語皆是心中驚愕,很多軍校其實本來還對孫傳庭下令突然南下至鄠縣的事情頗有微詞。

  流寇主力明明還在勳襄與湖廣兵還有河南兵對峙,闖軍這一次入漢中府不過是為了劫掠,怎麼可能北上攻打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