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收穫(第2頁)

  割取首級時,由督導官以及百總親兵監察。

  若有隱藏不報者,及割取不完,親兵、督導、旗、隊、伍長俱斬首。

  因為首功制屬於典型的結果導向型制度,驗收者只看首級不看人。

  有人重財物,有人重官位,於是順理成章的衍生出交易功勞的現象,更使得亂象叢生。

  而且為了預防殺良冒功,首級的勘驗也頗為嚴格。

  流寇的首級雖然不如北虜和建奴那樣好辨認,但是也有一些辨認的手法。

  女子的首級不能報,老人的首級也不能報,孩童就更不要提了。

  男子的首級也要細分,雖然斬殺的這一千多人都是實打實的流寇男丁,但是根據各種條例一篩選能夠報上去的只有九百多級。

  更何況流寇的人頭現如今已經不值錢了,一顆也只不過換一兩左右的白銀,而且沒有辦法加官進爵。

  將校的首級還算值錢,按照原來的級別從五兩到百兩不等。

  對於這個結果,陳望沒有爭辯什麼,因為他的目的已經達到。

  漢中一戰讓洪承疇不在對他有所懷疑,而且也開始看重他。

  一個漢中參將的名頭比起萬兩黃金都要更有價值。

  藉著參將的名頭,他可以在之後做很多的佈置。

  現在歷史線發生了不小的變動,自己進入了漢中府,一戰擊潰了張原,加上前幾次的軍功成功升格為了參將。

  漢中府的這次危機,也使得朝廷準備再度提升漢中府的軍事機構,設立參將。

  在歷史上漢中府的軍事機構是從衛所先變成遊擊,而後從遊擊直接升格為了鎮,直接設了副總兵,而後又改為總兵。

  現在雖然只設參將,但是原先的漢中游擊就有調動漢中衛軍的權力,參將的權力只會更大。

  邊鎮的參將,都有節制一整路軍將的權力,在漢中府任參將,上方沒有副總兵和總兵壓著,實際上可以算是一個獨立的軍鎮了。

  除去兩個固定地方的守備無法調動,陳望手下可以調動的就有一個遊擊營,加上漢中衛的衛軍。

  只是不知道,到時候權柄會有多大,能不能有插手地方軍務的契機。

  如果權力夠大,那麼之前陳望在沔縣埋下的後手也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到時候以沔縣為切入點,可以慢慢圖謀漢中衛軍。

  雖說現在朝廷對於地方還有不小的控制力,但是再過四年的時間,到了崇禎十三年。

  整個天下將會徹底陷入混亂,邊疆和內地的局勢不斷的惡化,朝廷威信掃地陷入崩潰。

  那個時候各地的軍將形成山頭,開始擁兵自重,各地的督撫對於領兵將校的節制力越發的降低,就算是有人注意到自己在漢中的佈置也已經晚了。

  陳望很清楚,現在的行事必須要徐徐圖之,千萬不能著急。

  陳望沒有忘記在鞏昌府的舊事。

  當時他就是太過於急功近利,想要追著李過一路入漢中府進而引起了洪承疇的懷疑。

  要不是有曹文詔的提點,陳望自己都還沒有發覺有什麼不妥。

  這數個月來,陳望明白的最大道理就是千萬不要小瞧任何能夠身居高位的人,自以為是的人才是最為愚蠢的人。

  陳望合上了手中的文書,揉了揉有些發漲的太陽穴。

  領兵打仗,衝鋒陷陣現在陳望其實都沒有多少的恐懼。

  但是官面上的這些交流,官場的迎來送往卻是讓陳望頭疼不已,這些都是極為耗費心神的事情。

  雖然有趙懷良協助倒是沒有出太大的差錯,但是這種如履薄冰的感覺並不好過。

  剛送走了漢中府知府派來的官吏,馬上瑞王派遣的使者又到了軍中。

  一直到了黃昏,才將瑞王派遣來的使者給打發離開。

  正在陳望思索的時候,陳功也從帳外走了進來,他的眉眼帶著喜色,笑著說道。

  “瑞王殿下倒是大方,這一次又送了不少的酒和豚羊。”

  漢中之戰前瑞王就送了不少的活豬活羊進軍營,還犒賞了白銀,酒飯。

  這一次犒軍銀雖然沒有送,但是卻是送了三百多頭豬羊,又送了不少的酒和糧草。

  這麼多的豬羊如果全部宰殺了,軍中每人都能夠分上七八斤左右的肉食,這已經算是很好的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