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七章:計劃更易(第2頁)

  黑殺虎張原、鑽天鷂王成、金翅鵬盧時三人如今是漢中三大巨寇。

  如果能夠擒殺張原,一戰擊潰盧時與張原兩部聯軍,解除漢中之圍,再加上此前在淳化城大勝李自成,還有在寧羌擒殺李養純、林勝泉的功績。書樓吧

  只要正常論功,足以升任參將。

  二十五歲的參將在這個時代並不是沒有,當初曹變蛟升任參將之時不過是二十二歲。

  不遠處那躍動的旌旗在陳望的眼眸之中流轉,他很清楚自己的背景遠遠不如曹變蛟深厚。

  但是作為曾經曹文詔的親信家丁,論功的官員看在曹文詔的面子上起碼也不會剋扣太多,他的戰功也不至於被吞沒。

  文官晉升需要從一步一步往上,講的是能力,講的是人脈,講的是經驗,最重要的其實是資歷。

  只是從青袍到緋袍,便是很多人的一生。

  甚至很多人一生都穿著青袍,沒有穿戴緋袍的機會。

  但是武官卻不一樣,資歷對於武官來說並不重要,經驗也不重要,軍功就是一切。

  武官相對於文官來說,升遷晉級都要簡單的多。

  崇禎十二年時,吳三桂二十七歲便被任命為寧遠團練總兵。

  明時的總兵雖然嚴格來說沒有任何的品級,但是手中卻有實打實的權力,朝廷也會給予對應品級官職作為補充。

  只要手中掌握著軍功,平步青雲並非是虛妄。

  成為參將,其實才算是真正邁入了高級將領的序列。

  一般遊擊的兵額只在千人左右,不會超過兩千,所執行的任務和肩負的責任往往是作為偏師和支援。

  遊擊的自主權很低,一般都是隨從本鎮的參將、副總兵,總兵作戰。

  當初洪承疇之所以讓他領遊擊營單獨出擊,其實也是因為兵力捉襟見肘,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抽調。

  而參將才是真正的獨領一營,單走一路,鎮守一地。

  成為參將,意味著可以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更多的兵額。

  部下也可以擁有更為精良的裝備,更多的軍餉和更高的地位。

  隨著動盪的持續,遼東的糜爛,武官的地位正在悄然發生的變化。

  在崇禎八年這個時候,參將還算是值錢,並沒有開始氾濫。

  雖然可能會失去漢中游擊的位置,但是成為參將卻是可以複製左良玉的行動軌跡,在進剿的途中不斷的擴充兵力,擴充輔兵營。

  留在漢中的好處是能夠擁有一個安穩的發育環境,不過受限於營兵的特殊性,無論是屯田還是製作軍械都不可能明目張膽的放在臺面之上。

  之後都還是需要上下打點關係,這兩樣事情都離不開漢中衛。

  只有衛所才有製作軍械和屯田的權利,營兵營將,誰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之下膽敢去碰這兩件事,就是死路一條。

  當初的東江鎮內倒是有專門打製修補軍械的機構,但是那是得了允許,直屬於軍鎮的軍械局。

  漢中不過只設了一個遊擊,就是成為了漢中游擊,也沒有資格設軍械局。

  區區兩三千軍兵所需要的武備軍械,直接調派撥來,或是讓當地衛所製作送來即可,不需要再設軍械局。

  本來陳望原本的計劃,是準備成為漢中游擊之後打點漢中衛,然後靠著利益驅使漢中衛為其所用。

  只是,現在有一個更好的機會擺在了他的面前。

  現實已經是證明了清軍重甲重箭、盾車火炮的戰術在燧發槍還沒有普及的冷熱兵器交替時期無往不利。

  用著清軍的戰術,在多次的作戰之中,敵我的傷亡比都是極為懸殊。

  雖然沒有達到戚家軍那樣殺敵上千卻無人傷亡,但也已經是足夠恐怖了。

  排隊槍斃是一個好的戰術,但是前提是需要軍隊裡面列裝燧發槍。

  但想要量產燧發槍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簡單的話,世界各國也不會很長的一段時間都用著裝填發射要複雜數倍的火繩槍,而不用更為簡單的燧發槍。

  陳望很清楚自己的長處,能夠走到如今的地步,一切都是靠著他對於歷史的瞭解,還有個人的武勇。

  對於工業、對於冶鐵等工科的知識,陳望瞭解的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就算是成為了漢中游擊,他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量產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