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五章:天下棋局(第2頁)

  高迎祥佈局已定,盧象升和洪承疇兩人在這個時候都沒有識破高迎祥的計策。

  洪承疇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自成的身上,他召集重兵欲要一戰殲滅李自成,以平陝西匪亂。

  李重鎮、祖寬兩人此番也被其借調北上,為的便是徹底剿滅李自成。

  而盧象升現在也被高迎祥吸引在了漢江一帶。

  高迎仙在陝西、河南,湖廣三省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削弱西安城的守備力量,而他也確實做到了。

  陳望此時已經是徹底想通了其中的關竅。

  歷史上在五月之時,高迎祥之所以再度從漢中府,重新轉向東面的勳陽府和襄陽府就能夠說得通了。

  高迎祥這一次的轉回勳陽和襄陽的原因的就是再布迷陣,隱瞞自己想要突襲西安府的意圖,使得盧象升繼續領兵守衛南陽府,也讓洪承疇不將目光放在西安之上,領兵繼續北上。

  高迎祥騙過了洪承疇,也騙過了盧象升。

  一直以來高迎祥的小心與謹慎,讓洪承疇和盧象升兩人都沒有想到高迎祥這一次竟然會如此的大膽。

  歷史書太小,裝不下一個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歷史書又太大,裝下了華夏上下五千年。

  書中隨手翻過的一頁,用筆劃過的內容,便是很多人的一生。

  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英雄豪傑如過江之鯉,謀臣國士更需車載斗量。

  那些淹沒在浩瀚的史書之中,被掩埋在沙土之中的明珠更是不計其數……

  高迎祥在歷史所留下的名聲完全不及李自成與張獻忠兩人。

  大部分對於他的印象,也不過僅僅只是第一代的“闖王”。

  如果李自成沒有繼承高迎祥“闖王”的稱號,或許他的名聲或許會更加的低微。

  身處局中,就算是作為對手,陳望也被高迎祥的膽魄和謀略所折服。

  一個人有著這樣的膽魄,能想出這樣的謀劃,如何不讓人感到心悅臣服。

  在高迎祥死後,再沒有人站出來能夠號召眾人跟隨在其後。

  陳望搖了搖頭,他原來在讀這一段歷史並沒有向著更深處去想。

  大部分人只當是高迎祥接連戰敗,在走投無路之下才兵行險招,通過棧道想要突襲西安。

  但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的高迎祥麾下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完全能夠堅持下去。

  在湖廣和南陽府的官兵根本不足以將其逼上絕路。

  突襲西安是高迎祥自己的選擇,而非是走投無路之舉。

  只可惜……

  高迎祥千算萬算卻是錯漏了一子。

  正是這一子,使其落得全盤皆輸。

  而放下這枚致命棋子的人,正是陝西的新任巡撫——孫傳庭。

  陳望目視著身前的棋盤,他的眼眸之中開始不斷的浮現出一枚又一枚的棋子。

  高迎祥和盧象升、洪承疇三人彷佛就在他的面前,此時三人正在面坐著博弈。

  高迎祥舉著手將一枚枚的棋子的鋪開,在其他人的眼裡的他已經是窮途末路,被封死在了勳陽的山區之中,此時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盧象升和洪承疇兩人坐在棋盤的另外一側,他們兩人並沒有注意暗藏在棋盤之中的殺機,他們已經感覺穩操勝卷。

  棋局正在不斷的進行,一枚枚的棋子不斷的落下,高迎祥距離達成自己的目的的距離也在不斷的減小。

  高迎祥不斷的落子,他落下了每一枚棋子都讓局勢看起來對其更加的不利。

  甚至是昏了頭腦,重新將子下在註定會被吞吃的地方。

  在盧象升和洪承疇的眼中,此時的高迎祥已經是籠之中鳥,網中之雀。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是落入了高迎祥的陷阱之中而且正在越陷越深。

  高迎祥已經準備好了最後的一手——兵出子午,襲取西安。

  只是在高迎祥下這最後一手棋之前,在他對面的下棋人不再是洪承疇,也不是盧象升,而是孫傳庭。

  孫傳庭落下的棋子,吃掉了他佈置在商洛的半數棋子,也封死了他北上的道路,封死了他翻盤的機會……wenxue

  ……

  崇禎九年的三月,陝西巡撫甘學闊因事罷官,孫傳庭奉命接任陝西巡撫,擔當剿滅農民軍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