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煎帶魚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三回 劍指叉子嶺(第2頁)

   後者這時候也不是個初出茅廬的愣頭小夥子了,叫人這麼盯著雖說的確不是啥滋味,但是他至少沒在臉上表露出難堪來,也別過了腦袋,拿刀鋒似的眸子瞪著湖上飛。

   老頭子的眼神和他相交的一剎那,險些沒崩出火星子來:“小兄弟……那條道上游來的啊?”

   梁布泉大大咧咧地朝老頭子抱了抱拳:“山裡的泥鰍,盜洞的!”

   “盜洞?”

   老頭子嘿嘿一笑,“吃土裡飯的,咋跑河邊來了呢?”

   “土裡的東西牙磣,河裡的東西一樣吃。咱刨土堆的不吃肉,見不得葷腥。”

   吃土裡飯的人可就多了。種地的農民,盜墓的賊人,還有他們這些個穿山破石的挖金客,吃的豈非都是土裡的東西?

   也正是擔心湖上飛把這“盜洞”一門,給理解成盜墓,梁布泉的話鋒一轉,趕緊幫自己往回圓。這所謂的“葷腥”跟“牙磣”,其實說的就是盜墓賊挖出來的那些燙手的髒錢。

   “有飯吃不錯了,還嫌牙磣?”

   老頭子又是乾乾巴巴地一笑,旋即又把眼神落在了梁布泉的鼻子上,“小兄弟生得有福氣啊,財帛宮是有大又厚實,這是不愁吃穿的命啊!”

   梁布泉打小就跟著趙友忠給人算命,看面相這種事,不客氣的說,他都能做這老頭的祖師爺。老頭子表面上是在誇梁布泉的面相好,其實是在旁敲側擊地說他的鼻子大。大鼻子嗅風探地,若是練得好了,甭管是多大的墓葬,抬鼻子一聞就能知道里面橫著多少個寶貝。

   梁布泉不動聲色地揉了揉鼻子,也乾笑道:“爹媽生的好,可金子還是得自己找。有這麼個大鼻子倒是幫了咱不少忙,要不也不能來你們這鄱陽湖一帶找真龍。”

   提到“真龍”兩個字,湖上飛的眼珠子亮了。

   歷來走江湖買手腕的,只有金門這一支會把藏了金礦的山樑子稱為“真龍”,在拿眼睛一瞟梁布泉掛在腰上的匕首,老頭子當即是恭恭敬敬地對著梁布泉鞠了一躬。

   “識嶺金鉤倒頭放,望嵐聽風四炷香……老頭子我眼睛瞎,不知道是香堂到了!”

   梁布泉也沒成想他們上一輩的人竟然這麼能耐,就連久居湖邊的船把頭,都聽說過他們的大名,趕緊衝著老頭子擺了擺手:“得得得,你說那香堂是我爹。我算哪門子四炷香啊!”

   “不不不,咱老頭子之前對香堂們發過願,見信物如見香堂!老頭子我的這條命,都是那幾位香堂救的,在這給您拿鷹嘴匕首鞠個躬,也不犯什麼禮數。”

   “啥玩意?我爹他們那夥,還救過你的命?”

   遙想當年趙友忠他們師兄弟四個到處給皇上找寶貝,路過這鄱陽湖捎帶手在救過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根據這老頭子的描述,說是當年他冒著暴雨闖鄱陽湖的時候,險些叫大浪給拍在了裡頭,後來多虧在湖上碰見了朝廷裡的人。這四個人一人拿刀,一人拄拐,一人撫尺,一人叼煙,四路真神是三下五除二就把他從浪裡給撈了出來,這還不算完,臨走的時候還賞了他一條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