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香千古 作品

第1854章:海路運糧(第2頁)


得知結果之後,戚繼光心中又是失望又是失落,他有剿倭大功在身,本以為和周瑜的差距不會太大,卻不想周瑜的支持者竟是自己的一倍。

“戚兄,”

周瑜雖然勝利了,可心中也在暗暗驚訝,沒想到戚繼光來青北不久,就會有這麼多的支持者,要不是自己來青北的時間更久的話,匿名錶決未必能贏戚繼光啊。

周瑜突然發覺,水軍這邊的競爭壓力,並不比步騎小多少,就算他當上了大都督,也一樣要小心謹慎不出錯,否則戚繼光韓世忠還是會替代自己的。

周瑜將訓練水軍的任務,交給了副將戚繼光之後,就親領五千黃河水軍,開走了青北的所有大船,以及部分中型戰船前往渤海郡。

小型船無法渡海,而且速度還慢,並不適合運輸糧草,而所以唯有大中型的戰船,才能承擔這次運糧的任務。

秦軍所繳獲的梁山水軍戰船中,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戰船,大型戰船隻有三艘罷了,所繳獲的倭寇戰船就更多了,可大型戰船也只有不到十艘。

再加上秦軍自己的戰船,周瑜一共帶著二十艘大型戰船,以及三十艘中型戰船,共計五十艘戰船前往渤海。

大型戰船每艘都能裝下五千石糧草,而中型只能裝一千石,也就是說五十艘戰船,往返渤海與右北平一次就可以運輸十三萬石糧草,足夠右北平的秦軍消耗一個月了。

渤海距離右北平數百里路程,走陸路運糧起碼需要十天,而若是走海路的話,只需三天,秦軍水軍一月內就可往返五次。

所以,對於目前的秦軍來說,走海路運糧,確實要優於走陸路。

周瑜的水軍才港抵達渤海港口,就發現港口已堆滿了糧草。

渤海太守顧雍,對海路運糧一事非常種事,調集了三萬壯丁搬運糧草,以及幫助周瑜搬運上船。

在三萬壯丁不懈的搬運之下,僅僅只用了一日,十三萬石的糧草就全部被搬運上船,而港口卻依舊推擠了四五萬石糧食,實在是裝不下了。

“公瑾,你怎麼只帶了五十艘戰船來啊?”顧雍一臉抱怨的說道,在他看來幽州戰事大魚一切,應該把青州水軍的所有戰船都調過來運糧。



“我倒是想,可是青州水軍的底子太薄,操控戰船的水手、舵手都不夠啊。”周瑜苦笑道。

他和顧雍早就認識了,兩人都是江東世家出身,而秦軍政壇的江東人本就少,所以自然也更加的團結,兩人是天然的政治同盟,交流起來也沒有那麼多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