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南山 作品

第267章 出了這個門,你最好忘了

 第267章 出了這個門,你最好忘了

 看得出來,自家大父對這位後來的漢高祖十分欣賞。

 “這個劉季,輕取樓蘭和車師,靠的是恩威,沒有動那些小國貴族的利益,又藉著我們大秦的威勢,與你剛剛橫掃匈奴和月氏的震懾,而這焉耆,很明顯,就是他精心選取的立威對象……”

 說到這裡,不知道是來了興趣,還是想借著這個案例,跟自家孫子一起分析一下西域的形勢。

 始皇帝讓人取來了西域地圖,按在几案上。

 “你看這裡,焉耆北依天山,西連龜茲,東接車師,往南則是北河,看似不大,但地理水草豐美,乃是經略西域必不可少的要地,若能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出了玉門關後,便無須繞行樓蘭、車師,可以經由白龍堆,沿著孔雀河抵達北河,由此,西域諸國皆在我大秦兵力可及之內。此等要地,自然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

 說到這裡,始皇帝忍不住又讚道。

 “更何況,西域小國,畏威而不懷德,想要經略西域,自然不可一味示之以柔,關鍵時候,必須讓他們知道,我大秦兵力強盛,不可觸犯,誰敢探爪,朕就剁下他們的爪子!這個劉季,選擇的這個焉耆就是個極好的目標,一舉兩得,恩威並施,而且時機也非常好——郢兒,你又選了一個好幫手啊……”

 趙郢:……

 這麼厲害的嘛?

 他琢磨了一下,若是換他去,他大概率的就是一路橫掃過去,直接摧毀這些鬆散的部落上層建築,然後推行郡縣。

 好處很明顯,但弊端也很明顯。

 肯定不如劉邦這一手絲滑,按照劉邦目前的操作,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西域諸部落的牴觸情緒,順利地完成對西域的掌控。

 很顯然,相對於需要經營數十年,大秦現在更需要的是一個完整而穩定的西域。

 “我當時也沒想到他還有這一手,就是聽曹參說起沛縣人物的時候,覺得他這個人挺有意思的,就吩咐人,隨手給帶了回來,後來安排在敦煌,也是出自章邯的舉薦,沒想到他在征討匈奴和月氏的時候,表現的平平無奇,到了西域,卻大放異彩……”

 趙郢笑著解釋了一句。

 雖然善於識人,是一件好事,但他並不想表現得太過妖孽,自己點一個,厲害一個,那就不是識人之明瞭,而是未卜先知。

 沒必要加這一層光環。

 “那也是你識人之能……”

 始皇帝笑了笑,把捷報扔回到一旁的几案上,然後便悠然自得地捧起了自己的茶盞。趙郢琢磨了一下。

 “大父,這個劉季,該如何封賞……”

 別管這個劉季,在前世歷史上,怎麼取秦而代的,而今人家是切切實實的立了大功,再不論功行賞,會寒了人心。

 始皇帝看了他一眼,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他是你的手下,你不給他主動請賞,我這裡怎麼封——去寫個奏疏吧,想要怎麼封賞,你自己看著寫,然後回頭自己批覆一下……”

 趙郢:……

 大父,您老人家這樣,是不是有點太兒戲了啊。

 但始皇帝似乎打定了主意,不去管他的破事,他想了想,只能自己想給自己寫了一封為屬下請封的奏疏,然後又趴那裡給自己寫了一個“準!”

 然後,還自己打開皇帝印璽,給自己摁了個章。

 “去,按照這上面,寫一份封賞的詔書——”

 喚來卓易,始皇帝把自己給自己批閱好的奏疏遞過去,卓易上前恭恭敬敬地接了,然後退了回去。

 他與李忱、徐志三人,本來乾的就是這個差事。

 “卓兄,又是什麼差事……”

 見卓易捧著一封奏疏回來,正在處理手上差事的李忱和徐志,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毛筆,笑著問了一句。

 卓易有些興奮地揚了揚手中的奏疏。

 “是皇長孫殿下為那位敦煌縣代縣尉劉季請賞的奏疏,陛下那邊已經批覆下來了,讓我照著寫一封詔書……”

 李忱聞言,笑道。

 “說起來,這位劉代縣尉也真是夠厲害的,只帶著五百人,就敢去闖西域,不說別的,單這份膽氣就讓人欽佩——有封賞下來,也是應當應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