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南山 作品

第264章 趙高示警

 第264章 趙高示警

 新人的到來,一開始,還讓已經開始以君子營自居的近衛營紈絝們興奮了幾天,以為自己這君子營又要有志同道合的文雅之士加入了。

 一個個心情鼓舞,甚至已經開始自發地研究,怎麼給這群新來的小夥伴們,展示一下自己這君子營與眾不同的風采了、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

 君子之樂也!

 可惜,過了幾天,他們就洩氣了,因為,他發現這群人,根本就是粗鄙淺陋之輩,不配與他們相提並論。

 每日裡就會傻子一樣,嗷嗷叫著地喊口號,站方隊,舞槍弄棒,打打殺殺,跟草原上那些不學無術粗鄙不堪,整天以勇武自詡的莽夫有何區別?

 呸——

 鄙陋!

 君子營豈能收容這些無知粗鄙的莽夫?

 為此,這群人還找蒙餘鬧了幾次,蒙餘也很懵逼啊。只能好言好語地安撫,告訴他們,這群人,就是來我們君子營鍍金的,感受一下我們君子營的君子之風就走。

 我們的任務,就是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軍中君子,什麼是高雅雍容——總之,就是讓他們開開眼界,到了外面,不至於因為見識短淺而丟了臉面。

 我們君子營,乃君子之營,過於較真,有失君子體面。

 大傢伙一聽,這決不能夠,於是,作罷。

 為了鞏固效——咳咳,為了加深大秦文化的薰陶成果,蒙餘又特意組織了幾場詩山文會,親自出面,邀請了幾位儒家弟子,與大家坐而論道,吟誦詩文,彈奏雅樂,穿著華美的服飾,舉行繁瑣到極致的禮儀社交。

 大家欣然自喜。

 就得讓那些粗鄙不文之輩,見識見識什麼才叫卓然君子,什麼才叫雅士之軍。

 “大秦,果然文化昌盛,禮儀之邦,非蠻夷之地,化外之民,所能比擬!”

 強大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瞬間佔領高地。

 蒙餘這段時日,每日跟著演習這些繁瑣的禮儀,學習這些高雅的貴族之樂,也越來越感覺到了中原文化強大的魅力。

 一舉一動,隱隱有了幾分“君子”風采。

 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這麼已經開始逐漸沉迷侍弄花草,臨摹字畫,誦讀詩經,鑽研學問,喜歡寬袍大袖,峨冠博帶,甚至還開始請了先生,跟著學琴。

 有時候能跟先生,席地而坐,下一整天的棋。

 接人待物,也開始彬彬有禮。

 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

 這些變化,自然瞞不過家人,家裡忽然出了個另類,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啊。他媳婦更是有點慌,到蒙武和蒙毅面前哭訴。

 “我們蒙家,世代以武傳家,不少先人,馬革裹屍,而今到了蒙餘這裡,若能有一支走一條新路出來,也未必是一件壞事——且隨他去吧……”

 蒙武蓋棺定論。

 家裡的人,雖然覺得自家這個小弟,變得奇奇怪怪的,但也就聽之任之了。

 連出身蒙家,從小經受家族教育的蒙餘都是如此,那些從小就嚮往中原文化的月氏貴族子弟那就更不用說了,想不迷糊都難。

 他們是真心覺得,自己所學的這些,就是真正的高雅、文明、高貴的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

 對自己現在的一切充滿了自豪感。

 就連食不言寢不語,甚至是使用筷子吃飯,都覺得比用刀叉吃飯香醇,充滿了真正的君子內涵!

 他們看那些新來的門客像看傻逼,那群新來的門客,看他們也覺得差不多。

 所以,雖然同在一個大營,大家都很默契地互相鄙夷,然後各不相干。

 趙郢去看了幾次,對雙方各自勉勵了幾句,就不怎麼去了、不過,私下裡讓人給蒙餘送去了一把上好的古琴,又贈送了不少儒家和墨家的書籍。

 蒙餘大喜。

 蒙武和蒙毅聽說之後,默默地嘆了一口氣,都很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

 雖然時間逐漸往後推移,已經越來越逼近大秦原本歷史上的拐點,但始皇帝依然健在,日子依然波瀾不驚。

 雖然趙郢對始皇帝能練出氣感這件事已經不抱太大的希望,但依然還是每日一早就進宮,陪著始皇帝老老實實地練太極。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始皇帝創造練拳的氛圍,他抽空把鄭妃也給教會了。所以,現在每天早晨,練拳的人,由兩個,變成了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