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南山 作品

第194章 定河西!

 第194章 定河西!

 陳平和蕭何瞬間就不想說話了啊。

 王離根本不是在拍馬屁,而是在說一個事實啊,這就讓他們很扎心。說起來,兩個人也都算是天資過人的,但奈何看跟誰比。

 比天資,人家過目不忘。

 比資源……

 算了,這個不比了!

 一句話,自己自從跟了皇長孫殿下,才知道天下藏書原來真的可以用汗牛充棟,浩如煙海來形容。尤其是陳平,跟著趙郢之後,跟著見識到了許多秘而不宣的珍本密本,讀到了許多以前他根本無法接觸到的思想論著,真是大開眼界。

 學識都跟著漲了一大截。

 蕭何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趙郢出征之前,也送了他幾本法家商鞅和李俚的的孤本,這些時日以來,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對法家的解讀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聽著王離這毫不要臉的言辭,趙郢不由一陣無語,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

 “我前幾日給你的書可曾讀完了?”

 王離:……

 “咳,那啥,我那邊還有些事沒有處理完,得趕緊過去了,告辭——”

 說著,拱了拱手,轉身就走。

 趙郢哭笑不得。

 “今時不比以往,你現在可是武威的主將,我給你的那幾部書,務必通讀完畢,過幾日,我就要親自考核,過不了關,伱這次就跟著我見大父去……”

 王離:!!!!!

 腳下一個趔趄,頭也不回的走了。

 我今天就不該來!

 瞧著王離那快步而逃的狼狽樣,陳平和蕭何忍不住啞然失笑,他們對這位出身王家,身上卻絲毫沒有紈絝架子的將軍,都頗具好感。

 整日看他插科打諢耍無賴了,今日看到他在皇長孫這裡吃癟,反而生出幾分親切。

 王離走後,幾個人又在山坡上看了一會。

 如今,各項事務都已經走上了正軌,需要他們親力親為的事情反而沒有多少了,就在三個人剛想回去的時候,卻看到張良腳步匆匆地向這邊走了過來。

 “主公,從教資格的考題,已經按照您的要求,全部擬定完畢,請主公過目——”

 來到近前,張良朝著趙郢躬身行禮,然後從袖中取出一沓稿子,雙手遞了過來。

 “子房辛苦了——”

 趙郢笑著接過張良遞過來的考題,當即展開,仔細地看了起來,看完之後,眼中不由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

 所謂的從教資格,是他根據後世的經驗,專門設立的一道門檻。

 除了對《鑄軍魂》的掌握情況之外,就是對河西郡各項措施的評價與解讀。

 無他,要的就是一個統一思想!

 河西郡,乃是新附之地,不比關中,也不比山東六國,久受中原文明薰陶,而是長期掌控在匈奴和月氏之手,即便是現在,也只是暫時形成了一種秦人與月氏各部落雜居的狀態。

 而且兩者之間,無論是衣食住行,風俗習慣,還是部族信仰,都截然不同。

 在這樣的地方,推行讀書,若是放任自由,一個不好,就可能會養虎為患。趙郢跟在始皇帝身邊數月,被始皇帝耳提面命親自教導,又有著兩千多年的見識在,自然不會不明白這裡面的厲害。

 所以,興辦教育,培養人才都在其次,畢竟,大秦幅員遼闊,人才濟濟,想要人才,何處不可得?此舉重要之處,在於兩點。

 一,收河西黔首之心。

 人無欲則剛,身處低谷,則悍勇無畏,逼至絕境,雖膽怯懦弱之人,亦敢以死相拼。趙郢興辦教育,推行教化,是借這個時代的黔首對讀書寫字極度渴求的心態,給他們手中塞一件讓他們捨不得撒手的砝碼。

 給他們一個希望,讓他們變得有所求!

 想讀書嗎?

 想改變命運嗎?

 想成為人上人嗎?

 想成為秦人那種彬彬有禮學識淵博的先生嗎?

 遵守大秦律法,配合朝廷政令,則可讀書,則可參加科舉,則可有出息!

 就算是不為自己,也得為子孫後代考慮。

 二,統一河西思想。

 興辦教育,並不意味著這些讀書人誰都可以來興辦私學,只有通過趙郢考核的儒家子弟,才能取得這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