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南山 作品

第191章 始皇帝:朕就任人唯親,怎麼了吧

 第191章 始皇帝:朕就任人唯親,怎麼了吧

 事實證明,自家孫子的每一分錢,都沒有白花!

 更何況,自己孫子是能花錢,但更能賺錢啊——他自己搞的石炭生意就不說了,單說給史祿的這一份食鹽提純技術,就讓少府每個月多出幾十萬錢的收入。

 “河西郡那邊,就按照皇長孫的意思,要什麼給什麼,繼續敞開了支持……”

 史祿:……

 遲疑了一下,史祿還是硬著頭皮回了一句。

 “陛下,法令至行,公平無私,陛下,若是再按照皇長孫的意思,敞開供應,臣擔心會引來其他郡縣的不滿了……”

 雖然都是大秦治下,但各地郡縣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無論是興修水利,修橋鋪路,賑濟災荒,勸課農桑,鼓勵耕織,亦或是整頓軍備,剿匪安民,都需要朝廷的批覆。

 但問題是,事有輕重緩急,朝廷自然也有朝廷的規劃計較,不可能誰申請就給誰,所以每一次都要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有打折批覆的,有延遲撥款的,當然也有直接拒絕的。

 這都是常態。

 大家本來也沒什麼好說的。

 但現在不一樣了啊,都是需要朝廷撥款,到了皇長孫這裡,就敞開了供應,到了其他郡,就摳摳唆唆,打折打折再打折。

 後孃養的都不待這麼幹的!

 所以,這種情況出現之後,別管是真生氣,還是假生氣,身為地方上的長官,就算是裝腔作勢,也得向朝廷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

 這也算是一種政治智慧。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會哭窮的郡縣有錢拿。

 始皇帝瞥了一眼,苦著一張臉的史祿,雲淡風輕地擺了擺手。

 “不滿?告訴他們,只要他們也能跟皇長孫一樣,每月給朝廷帶來百萬錢的收入,朕也給他們敞開供應……”

 史祿很識趣地不說話了。

 他又不是真心想要替那些地方郡縣的長官說話,能從陛下這裡得到一個說法,就已經萬事大吉。

 更何況,就算是從他心裡講,他也樂於給皇長孫一些幫助。

 畢竟,這段時間,皇長孫可是沒少幫他解決麻煩。

 “……如今府庫充足,加上皇長孫送來的那幾批匈奴俘虜當勞力,靈渠的開拓完繕進度很快,預計五月底就能徹底竣工……”

 很快兩個人的話題,就轉移到了史祿現在負責的另一項主要工程上來。

 靈渠。

 是大秦為了經略嶺南,運載糧餉,讓史祿負責的一條人工運河。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

 其實,這條靈渠,在秦始皇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的時候,就已經成功鑿通,投入使用,並在統一嶺南的過程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條溝通南北的重要水利樞紐,這幾年,朝廷一直沒有停止對這條運河的後續完繕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加高加固。

 只不過受制於有些疲敝的收入和捉襟見肘的勞動人手,一直緊張緩慢。

 一直到今年,有了精鹽的收入和匈奴的這一批俘虜,才算是徹底竣工了。

 “有了這條靈渠,我們不僅能有效防止上游洪水暴發,排洪放水,還能灌溉下游的農田,僅這一項,就能增加朝廷不少的賦稅收入……”

 始皇帝也很開心。

 畢竟,靈渠的開通,不僅僅是防洪防旱的問題,運送物資那麼簡單,也是朝廷控制嶺南的重要槓桿,意義重大。

 兩個人正說著話呢,就聽侍衛通傳。

 左相李斯和上卿蒙毅求見。

 史祿見狀,就想躬身告退,始皇帝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

 “無妨,你且留下旁聽……”

 史祿:……

 雖然不知道始皇帝的用意,但他還是乖乖地退到一旁,眼觀鼻,鼻觀心,準備當好自己的工具人。

 他雖然位列九卿,但李斯和蒙毅這些人不同,從某種層面上講,他算是始皇帝的家臣,當工具人的覺悟很高。

 始皇帝眉梢微挑,輕咳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