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南山 作品

第186章 河西四縣,劉季:彼其娘之

 第186章 河西四縣,劉季:彼其娘之

 四個縣城,分別是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地方好選,他帶著墨家矩子禽和隨軍的墨家弟子,根據後世歷史的記載,親自勘察過地形之後,就圈定了縣城的治所。

 雖然說是縣治,但修築的時候,按照的卻是邊關要塞的規格。

 馮去疾得了始皇帝的旨意,也不質疑,趙郢怎麼規劃,怎麼吩咐,他怎麼帶著人配合,有幾十萬月氏人當勞動力,事情進展的十分順利。

 依據山勢,因地制宜。

 在墨家這群專業人士指揮下,四個縣城已經開始破土動工。

 不過在考慮四縣官員人選的時候,卻有些踟躕。

 要說起來,如今他的手下,倒也不能算缺乏人才,無論是陳平、張良、蕭何、曹參這些智謀之士,又或是李信、韓信、章邯、蒙瞻、王離、陳勝、徒這些武將,甚至是那位一直苟在軍中的劉大亭長,隨便拎出來一個,其才智應該都足以獨當一面。

 但問題是,李信正坐鎮匈奴。

 遫濮、且末、當闐和屠各四部,位於冷龍嶺下和烏鞘嶺下,水草豐美,石羊河的幾條主要的支流,都從這四個部落穿過,守住此處,就等於是掐住了匈奴的咽喉,而且與隴西,九原和上郡互為犄角,形成一個有力的閉環。

 而且隨時能得到河西走廊的兵力支援,等於是把大秦的邊防徹底推到了長城以外,把主動權徹底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一旦匈奴有所異動,將面臨大秦的兩面夾擊。

 所以,李信不能動!

 如今他手下雖然人才濟濟,但無論是論資歷,論能力,論聲望,還是論對付匈奴的經驗,都沒有誰比李信更適合坐鎮此處。

 蕭何和曹參雖然能力足夠,但閱歷和功勞都不足以服眾,留在李信身邊,做個幕僚足夠,出來獨擋一面還稍有不足。

 不過,他也不準備把這兩個人都扔給李信,他已經派人去通知蕭何。

 蕭何的長處,不在於謀略,而在於內政,河西走廊才是他最佳的鍛鍊場所。王離出身王家,祖父和父親都是大秦忠心耿耿的老臣,又是自己的大舅哥,忠誠度毋庸置疑。

 這一次跟著自己出徵,表現的也可圈可點,功勞也足以負重,所以,他準備把武威交到王離的手上。

 武威是河西走廊的門戶所在,一旦所選非人,河西走廊將再次成為一塊獨立於大秦之外的飛地。對於趙郢來講,此處是河西四郡當中最為重要的所在。

 遍數自己手下的那些人才,好多都是前世歷史上的反抗大秦的急先鋒,雖然如今看不出絲毫端倪,但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人心這個東西誰能說得準?

 大秦若能一直強大鼎盛,這些人或許都是大秦的有用之才,又或者只是鄉野之間多了一個鬱郁而不得志的凡夫俗子。

 但若真是事有不協,自己也擋不住歷史強大的慣性,誰有敢保證,如今自己手下這些乖寶寶似的手下,有幾個會稱王稱侯,又有幾個會毫不猶豫地繼續站在自己身後?

 也只有把武威交給王離,他才能夠真正的安心。

 唯一有些不足的是,王離太過年輕,也不擅長處理內政,不過有曾擔任過沛縣主吏掾的蕭何在旁輔佐,應該足以應付。

 而且有了這一份履歷,自己以後想要大用,也不顯得過於突兀。

 敦煌是大秦溝通西域的橋頭堡,是大秦的西大門,非大將不足以鎮守。

 然而,環境真的很惡劣。

 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相連,北面則是荒涼蒼茫渺無人煙的戈壁,氣候乾燥,常年風沙,而且晝夜溫差極大。

 鎮守此處是個苦差事。

 此人必須對大秦足夠忠誠,也必須有足夠的資歷和能力,遍數自己手下,似乎也只有章邯能符合這些要求。

 斟酌再三,趙郢讓人叫來了章邯。

 “見過將軍,不知道將軍喚末將來,有何吩咐——”

 正揹負雙手,低著頭仔細審視大帳內那副剛剛根據實地勘察,重新修訂繪製的河西走廊地勢圖的趙郢,這才轉過身來,笑著擺了擺手。